方既明笑道:“李董,你也明白的,這沒理由有生意不做啊!”
李修勤思前想后,最后還是沒辦法,答應了:“你要是敢賠,我為什么不敢占你便宜?”
方既明感謝地說道:“李董果然好魄力,謝謝了。當然了,順風現在只能覆蓋長三角,燕京到冀省,還有粵省這些地方,其余的地方就只能用其他快遞。”
“我相信,按照方董的實力,覆蓋全國各大城市不過是遲早的事!”李修勤倒不是恭維,看看方既明的好評網就知道了,網絡購票系統只用了半年時間,就覆蓋了三線以上的城市,現在都往四五線城市發力了。凌常赟那家伙,是躺著都賺錢了!李修勤哪里還敢小看方既明的實力?
方既明倒是不奇怪,就好像他明白李修勤的實力一樣,競爭對手來說,互相之間的了解估計比親兄弟還了解得多。
“李董果然是有眼光。”
方既明只能感慨,在97年就創辦了叮叮網,定位電商的企業家果然不一般。只不過呢,叮叮網做的是自家的電商,還不夠便宜,最多是比線下省了鋪租、水電之類的成本罷了,但人工、服務器方面又扯平了不少。
所以,叮叮網是拿到了融資才能繼續燒錢維持下去的。
而方既明就不一樣了,他雖然也沒多少錢,但他還有造血能力,相對于尚未盈利的叮叮網來說,方既明的優勢不少。可惜的是,方既明也沒錢去搞電商,因為是后手進入,要燒的錢太多了。
只能寄希望于2002年能多賺點錢,然后打造一個電商平臺吧。
畢竟,電商是所有互聯網企業的夢啊!
看看上輩子,騰訊幾次想進入電商市場,但最后都是折戟而歸。先是拍拍網,知道這個的方既明,就明白騰訊對電商的執念有多深了。2005年9月12日,騰訊效仿淘寶的電商網站拍拍網上線。借助QQ強大的導流能力,拍拍網上線百天就進入全球網站流量排名前500強,短短兩年注冊用戶就接近5000萬,在線商品數超過了1000萬。
可惜那時候的騰訊并非后來流動資金數不勝數的騰訊,因為C2C模式的拍拍網無法解決假貨售賣的問題,又缺乏物力和財力的大力支持。所以,拍拍網在初露鋒芒之后,很快就被淘寶打得潰不成軍,最后慘淡收場,連拍拍網都停止運營了。
但是騰訊的電商夢卻未因此而停止。
在之后的幾年里,騰訊陸續推出QQ商城、QQ網購,收購易迅網、買賣寶等,都以失敗而告終。騰訊電商之路發展可謂是磕磕絆絆,沒有順利過。這么說好了,上輩子從2005年開始,騰訊就一直想搞電商,二馬之爭就是這樣來的,你搞我電商,我搞你社交。
只不過呢,阿里做不成社交,騰訊也搞不成電商。騰訊在國內電商市場的份額逐漸被淘寶、京東等逐漸蠶食,最后消失殆盡。
可以說,騰訊做電商歷史久遠,雖然幾經折騰終究沒有激起太大的浪花,但這都未曾改變騰訊發展電商的決心。回看騰訊做電商的整個過程,從最早自己構建電商平臺再到后來收購電商公司,后來又放棄自營,改為參投電商公司,比如京東、拼多多之類,這一路走來可謂千回百轉。
騰訊電商多番努力無效之后,無奈之下選擇改變策略投資入股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平臺,打算另辟蹊徑向電商領域滲透。此后,騰訊在電商領域的投資一發不可人收拾,繼京東、拼多多之后,又有蘑菇街、唯品會等電商平臺進入其投資名單。不難看出,騰訊雖自己不做電商,相應的電商投資卻從未停止。
后來騰訊更是開辟微信小程序,終于親自下場。但小程序能走多遠,騰訊想必心里也沒底。因為,騰訊的供應鏈太過薄弱了。
跟騰訊一樣的,還有上輩子的百度。
上輩子的百度曾先后推出過C2C的百度有啊和B2C的樂酷天,以及后來一系列的會員制電商和定位高品質電商的百度MALL,這些嘗試無一例外不以失敗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