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對手在發力,方既明也開始琢磨下一個劇本了。
方既明還是打算拍現代戲,主要是因為身處燕京比較方便,他還是個學生,也能快速拍完,在學業的過程中完成剪輯。這樣的話,也算是能節省時間,跟學業不耽誤了。但要找一個好劇本,還是有難度的,因為方既明已經算是立下了喜劇的人設。
就好像周星馳一樣,誰看到他都會想起喜劇來,哪怕不是喜劇電影,周星馳出演的話,大家都會希望看到喜劇色彩的。這就是個人標簽,有時候個人標簽太強了,也不是什么好事。
但方既明卻知道,其他電影很難做到高票房,而好的喜劇電影卻是手到擒來的。雖然票房不代表什么,因為很多電影需要看好幾遍,才能看出是好電影來的。但票房有時候卻代表著一切,因為這就是你的市場號召力。
最關鍵是,方既明現在是個“有錢人”了,他不能拍其他電影,拍其他電影的話,人家恨得牙癢癢的:“那么多錢了,還過來斂財!”
你看看,這就是人性。
但拍喜劇就不一樣了,特別是演小人物的喜劇電影。因為看喜劇電影的觀眾,會下意識看低電影里的演員,至少不會拿他當偶像了。上輩子有個唱歌很好的歌手,在出道前幾年就有小紅的跡象了,但因為他爸是唱片公司老板,怕觀眾以為他沒有實力全靠關系,所以一咬牙就去繼承星爺的衣缽,做了一個無厘頭的喜劇演員。沒錯,他就是太子基——鄭中基。
質疑鄭中基唱功的,大有人在。
但是當年一首《無賴》傳唱大江南北,就足以明白他的唱功實力了。
現在方既明也是走的這條路。
別人都知道他的真實身份,但也沒覺得他有多了不起。做到這一步,已經很厲害了。說起來也怪,喜劇電影里面的女主角都大紅大紫了,比如楊詩雨,就以清純美麗的樣貌,在很多導演心中都刻下了烙印,而方既明呢,卻連海報都沒增加多少銷量!
可想而知,方既明的策略是多么成功了。
“這接下來的劇本,寫什么好?”
方既明也很頭疼,因為有些香江電影照搬進入內地電影市場,未必就能吃香,所以方既明要權衡很久,才能確定選哪一部電影比較好。這也就是重生者,普通編劇要是有一個靈感出來,都非常了不得了。最后,方既明還是決定了,拍《瘋狂的石頭》。
這是一部低成本的喜劇,卻創造了票房奇跡。只用350萬的成本,撬動了2350萬的票房,確實是挺不錯的。最關鍵是當時宣傳沒跟上,要是跟上的話,那么票房就不至于那么低了。這部電影也是黃渤一舉成名之作,黃渤的喜劇天分也才因此被人發掘出來。
所以說,這部電影還是有可取之處的。
而劇情呢,也比較簡單。說的是:某瀕臨倒閉的工藝品廠在翻建公共廁所時發現一塊價值連城的翡翠。為緩解廠里連續八個月沒有開支的窘迫,謝廠長頂著建筑開發商馮董和他的助手秦經理的壓力,決定舉辦翡翠展覽,地點就選在工藝品廠附近的關帝廟。為籌備展覽,全廠唯一上過警校的保衛科長包世宏承擔起展覽的安全保衛工作。不料國際大盜麥克與本地以道哥為首的小偷三人幫都盯上了翡翠,他們與工藝品廠保衛科的科長包世宏長展開了激烈的攻防戰。
整部電影圍繞翡翠展開的防范和突破,發生著“偷梁換柱”、“得來全不費工夫”、“以真換假”、“完璧歸趙”等巧合奇遇的故事。故事的結尾,出人意料的是心思費盡的馮董和他的秦經理在利用與被利用中雙雙殞命,麥克發現雇傭他的人已經被自己的暗器奪命后,最終卻落在包世宏的手里。包世宏因勇擒國際大盜而受到表彰,道哥和他的兄弟如過街老鼠,在環形高架橋上,亡命而逃。
電影取景點原本是在山城的,方既明覺得在燕京拍也差不多,只不過其中幾個場景要換一下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