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跟小盤河的孫家,有什么仇恨?而且……我看你不像是山里人。”
雖然我不是看相算命的,也并不是瞧不上農村,但是在氣質這塊,很明顯曾小玉就不是。
哪怕現在她死了,但是生前那種大家閨秀的氣質猶存,這跟在農村面朝黃土背朝天不一樣。
聽到我說這話,跟著我的曾小玉似乎想到了什么不好的往事,我回頭的時候就看到她臉上帶著些許悲傷。
過了好一會兒,她才幽幽的說了句,“我是被拐賣到這里的!”
聽完她說這話時,我心里挺吃驚的。
要知道現在已經不是舊社會了,在我奶奶那個年代,我聽村里老一輩當初說過一些陋習和丑事。
當初那個年代很多人販子。
因為那時候重男輕女嚴重,小時候出生的女兒在臉盆里活活淹死,甚至把女嬰丟棄在路邊。
因為這種思想落后,認為養女兒是賠錢貨。
那時候,女人是不準上桌的,也沒多少錢跟吃的供女兒,家里的兒子去讀書,女兒就跟著做家務。
這么做的結果是什么?
那些生兒子的家庭長大后討不到媳婦,但是那時候給家族留香火思想很重,如果斷后的話認為對不起列祖列宗。
不過很多家里比較窮,找不到媳婦怎么辦。
那就只能買了。
所以當初很多人販子,在外地其他農村或者省城,把那些單純的女的騙進來,一些甚至是七八歲的女孩都拐進山里,給別人當童養媳。
甚至,我聽過更加慘無人道的。
是幾家人湊錢從人販子手里買一個女人,然后幾家的男人輪流讓女人懷孕生孩子給自家續香火。
但是這種陋習,這些年嚴打的厲害,雖然我還偶爾聽到過人販子,拐賣小孩的,但是覺得離我挺遙遠的。
現在聽到曾小玉說她是被拐賣到這里的時候,我心里其實很驚訝。
我都不敢想,在這個年代甚至在我們老家這種地方,居然還存在拐賣人口的事。
“是我自己太天真了。”
曾小玉似乎陷入了回憶里,觸動了自己不堪回首的往事。
她表情落寞,緩緩地跟我說起了她的傷心事。
實際上,她的確不是農村的,曾小玉生前的時候是城里的大學生,離我們這很遠,她家里的條件原本是很好的。
因為從小到大都是在父母呵護下長大,對社會根本就沒有任何閱歷,造就了她的性格跟單純。
可能是從小到大都是遵從著父母的意愿,去學各種樂器和舞蹈,她對這種乏味的生活感到很無趣。
直到讀大學后,她在校外遇到了一個男人,他長的很帥氣,而且幽默風趣,說的話很會惹女生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