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員外的這茶為葒茶,名仙居葒茶。
這葒茶不是炒黑的葒,而是天然的葒,這跟這高山上的氣壓低,空氣稀薄有關,和天池的黃金魚一樣,特殊環境下的特殊產物。
何員外炒得一手好茶,也是不斷摸索出來的,精益求精,使得這仙居葒茶在市里也有點名聲,只是產量有限,所以也沒有推廣出去。
林辰覺得茶葉輕,方便運輸出去,又高利潤,一年可以采摘好季,一旦牌子打出去,好茶的話,那可是一條好的致富經。
林辰倒也說干就干,馬上自學這茶的種植,培育,嫁接等,希望能搞開大規模的葒茶茶園出來。
林辰特意為此事召開了村委會。
林辰親自給出了一個方案,很快方案通過了大家的一致贊同。
“我覺得關鍵還是這品種茶的種植吧,目前這品種無法購買,這是特殊環境下進化出來的茶。”楊旭回答。
“對,所以我們采用嫁接技術來種植,用何員外的茶的枝頭嫁接出來,所以我們需要采集足夠多足夠好的根基來嫁接,保證其成功率。”林辰說道。
“這事,林辰我來牽頭實驗,好歹我也當了這么多年的農民了,這點技術還是有的。”楊旭很肯定道。
接著村委公布了茶園擴張的公告。
方案如下,本著自愿的原則,成立仙居葒茶有限公司,采用入股的方式,對茶園進行分配。茶園的種植工作,都是共同協助勞作。
很快,就一群村民過來咨詢了。
“林村長,我想入股,需要多少錢啊?”
“林村長,我也想入股,需要什么條件啊?”
林辰一一做解答。
“這首批種植費用,我會和上級申請專用扶貧資金,第一批費用,大家不用自己投入,大家需要投入的那是勞動力。入股的條件是貧困戶優先,品德口碑好的人優先,勞動力多的人優先,按戶算,首批入股的戶數是50戶,后期會開放,同時對于入股者破壞公司規定或是不勞作想不勞而獲者,我會提出去。”林辰為了絕對的話語權,村委占用了51%的股份,這51的股份里,以林辰的占股又為最大,以免到時候出現糾紛自己被罷免什么。
很快,轟轟烈烈的50戶貧困人口入戶申請就開始了,有主動的,也有被動的,林辰一戶一戶的考核過去。
林辰考核了一半,下一戶人家是唐茹芳。
唐茹芳只見過幾次面,在上次的文藝演出上,那次演出還拿了個二等獎呢,也是挺搞笑的。
唐茹芳是個看著很小的女孩,林辰這是第一次來她家。
剛進來,還是被她家的貧窮給震驚了,留守婦女秦穎家里是林辰見過最窮的,但沒想到,這唐茹芳家里還要窮。
家窮四壁真實寫照,灶臺都沒有,是在地上燒飯吃的。
而房間里連墻都沒有,是用幾塊木板遮掩起來的,那風啊,從木板上呼呼的吹過。
更讓人哭的是,家里連被子都沒有,只有單薄的一個被單。
唐茹芳見到林辰來時,有些不好意思,更多的是自卑吧。
“林村長,你坐。”唐茹芳拿了一條凳子,那條凳子還只有三只腳。
旁邊的坑上,躺著一個奶奶。
“奶奶,他是村里的新村長,他來看看我們。”唐茹芳回答。
“村長啊,哦,那我得起來。”奶奶對村長似乎很尊重,在老一輩人的眼里,這村長那就是大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