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辰起床吃了點東西去村南監工酒廠去了,回來時正好路過老鄭的墓地。
看著墓地上的遺照出了神。
“不會真帶進墳墓了吧?”林辰又想想不可能,如果是帶入墳墓,他女兒肯定知道,除非是他托付給了別人,但無論如何,林辰都不敢再亂挖墓了。
“奇怪,別人家都死了后,可鄭小姐卻活得好好的,而你女兒,說你也不是淹死的,難道你和溺女案沒有關系?”林辰想著這里面的邏輯,看著照片,這照片穿著打扮有點奇怪,是一個和尚的打扮?
老鄭是個和尚?
林辰撥通了鄭小姐的電話。
“你好鄭小姐,我想問一下,你父親晚年是做什么的?”林辰問。
“有一天起,他說要去和尚,我怎么勸也沒用,他執意要去做和尚,說什么冤有頭債有主,愿以佛緣度化眾生和自己,然后我父親就去做了和尚,我就進城打工去了。”鄭小姐回答。
“是哪里做和尚?”林辰又問。
“我們村啊。”鄭小姐說道。
林辰掛了電話。
桃花村有兩個峽谷,一處是村南延著河流下去,河水通過村南的峽谷流出去;二處是村前山的桃花源的小峽谷,不明顯且需要從半山腰爬過去。
那邊爬過去是幾戶人家的廢棄的純R本風格的房屋,再往右側繞一點,峽谷背面有做寺廟。
從桃花村是完全看不見的,是前山山腰的背面。
桃花村的佛廟很多,一個大姓氏都有一個祠堂,這個祠堂是來拜祖宗的,比如靈位,棺材等。同時,每一個大姓氏還有一個小佛廟,用來拜祭和祈福,過年過節都要上香,抬著羊,豬頭去自己的佛廟拜祭。
這些佛廟里放著的一般都是泥菩薩,楊若汐的爺爺以前就是給這一帶的佛廟雕刻泥菩薩的,在村里也很有威望的一個人。
他雕刻和制作的佛像那真是栩栩如生的,現在這村里的泥佛像都是出自楊若汐爺爺之手。
而這個村前山峽谷里的佛廟是本村唯一一個常駐和尚的寺廟,還有方丈,在仙居這一帶還出名的,常有人慕名來祭拜。
此佛廟名梵剎寺。
梵剎,蘭若均乃佛教用語,名為靜寂之處。
林辰便只身前往梵剎寺,前兩次都沒有來這佛廟看看。
這佛廟在森林和峭壁處,建這佛廟,村民看來是花了不少力氣。
林辰進去時,基本上沒人,就是一個小彌僧在打掃院子。
“你好,我想問一下。”林辰還沒開話呢,那和尚就說道:“施主氣宇軒緣,眉間乃有道奧之氣,想必是村里道觀之人。”
“正是。”
“本佛本不歡迎道者,但萬佛歸宗,皆為空,施主,身纏晦氣之色,定是這人間悲歡噯恨,怨念纏身,怕是尋此怨根而來,阿彌陀佛。”和尚做了一個單手之禮。
林辰想著,小小的和尚,佛悟挺高啊,能從自己身上看出這么的苦楚來。
“大師果然厲害,我想找一個叫鄭容的人。”林辰說道,不扯皮。
“你說的是靈須師兄吧,他已經圓寂多年,不過我想,你要找的應該是他的遺物吧,施主稍等,我進去和方丈說一聲。”和尚又做了一個手勢,然后退下了。
林辰在佛廟稍微看了看,里面正有一群和尚在念佛經,沒想到人還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