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帝剛下旨讓蕭墨寒接手了遵義軍出征,若是在這個時候傳出安帝和蕭墨寒對遵義王的不仁不義的話,恐怕這十萬大軍并不是軍心不穩,而是直接造反都有可能。
畢竟當年遵義王馭軍也是有一套的,軍心所向,遵義軍的強大可想而知。
安帝可以說是騎虎難下,若是不放人出宗仁府,恐怕這十萬大軍絕不可能會聽從蕭墨寒的命令,將這一仗給打好。
若是放出宗仁府,那這十萬大軍恐怕軍心又會再轉向遵義王,無疑是給了遵義王翻身的機會。
當然先帝就是擔心遵義王的兵力過強,再加上他的野心,會對安帝的皇位有威脅,方會想奪了他手中的兵權,好替安帝掃清前路,永保平安。
可沒想到,姚太后一直不死心,認定先帝傳位給安帝并非是自愿,是蕭墨寒與安帝所密謀,真正的遺詔被二人給毀了。
也正因為此事,安王也一直在尋找著,試圖以安帝非先帝傳位之人,從而出師有名,帶兵直入。
可偏偏在這個時候,遵義王被傳出病重的消息,姚太后又強勢地要求將人接出宗仁府,因此所有人都急了。
安帝沒有機會與蕭墨寒商量該如何應對。
因為此時姚太后已經在御書房里,帶著安帝下決定,“皇兒,遵義王可是你皇兄啊,當年若他真有爭帝之心,這么多年他手下的那十萬大軍也便不會一直聽命于您,等著您的傳詔了,如今墨寒出征在即,大軍也在墨寒的率領下待命了,您還有何不安的呢?”
姚太后知道安帝心軟,否則也不會這么多年也未對遵義王出手。
也正因此,姚太后覺得這樣子的安帝不配當大安國的皇帝,在她看來,大安國可以早日一統三族,姚家可以更加上一層樓,只因安帝太婦仁之仁了,為了打壓她的娘家,將姚家在朝為官的都外派到偏邊之地當官,戒備著她,為此她對安帝更加不滿。
心心念念的都是那個可以給姚家帶來無限風光的長子遵義王。
之前因為遵義軍之事跟安帝吵了一架,心如死灰的她決定不再忍下去了。
一不做,二不休,干脆試法遵義王從宗仁府里弄出來,再把這十萬大軍重撐于手中,好保自己和姚家的長久安寧。
即便姚太后如此說,可是安帝還是怒瞪著她,面對外頭還飄著雪花的冬日,遵義王的一雙兒女還有王妃跪在冰天凍地里,他若做得狠了,恐怕有損他的名聲。
為此只能求助于蕭墨寒。
因為姚太后的目的也只不過是想讓華箏去給遵義王治病而已,若是情況控制得住的話,也未必一定要將人給放出來。
只是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姚太后為何堅持前去看診之人一定要是華箏。
蕭墨寒了解華箏,對于病患,華箏從來不會說謊,若是沒有十足的把握,姚太后一定不敢前來請安帝派華箏去看診的。
這一計,可以說將所有人的人性弱點都算計進去了,哪怕是華箏,只要摻和進此事,必定不會放棄治療。
如此一來,遵義王被放出宗仁府的目的達到了,病也治好了,如此一石二鳥之計,姚太后又怎會不下重本呢?
至于此計為何人所獻,那可是值得沉思了。
喜歡神醫嫡女:攝政王不好惹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神醫嫡女:攝政王不好惹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