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部經文各有巧妙之處,尋龍點穴,大山大川,找一處入口,疑龍經要更勝一籌,細微之處,風水導向,撼龍經要強上半頭,若是合在一起,那么便真的毫無缺憾。
吳道子看到了這一行字,他沉默不語,與寧奕一樣,他看到了一副少年劍修崛起之時的磅礴英姿,據說劍器近當初打遍皇城無敵手,絕不與無名之輩對敵,而每一位擊敗的敵手,都取下其劍。
他抬起頭來,看到了懸在修行洞天內的鐵劍,密密麻麻,整座天下,一路走來,擊敗了多少劍修?
大隋天下很大,劍道天才已是鳳毛麟角。
上面還有一些劍器,沾染了妖族的氣息。
他想到了一些傳聞。
在初代劍器近,正值巔峰之時,摘下了這個敕封。
當時的大隋皇帝對他的評價是——
“劍器近三字,前推一千年,后推一千年,唯他一人可摘。”
事實上,白鹿洞書院驚艷的天才很多,能夠在大隋皇城內摘取敕封的,就只有這位英年早逝的老祖宗。
......
......
“當年的劍器近寂滅之后,其余三座書院的老祖宗......也沒了消息,很快相繼闔世,尸體和劍器,以及諸多傳承,都沒有再重現人間。”吳道子瞇起雙眼,伸出一只手,輕輕敲擊著石壁,喃喃道:“我覺得當年發生的事情,不可能只是一個巧合......希望能在這座修行洞天當中,找到一些真相。”
他對著石壁敲敲打打,這座石壁很結實,歲月侵蝕,有些斑駁,里面似乎沒有藏什么東西的空間。
其實這只是一種無用的試探。
當年的京都大儒,對于風水堪輿的理解,還有諸多的禁忌手段,都要遠超如今的吳道子,連他們都沒有找到劍器近逝世的蛛絲馬跡,更不用說多少年過去之后......想要找到真相,簡直是癡心妄想。
吳道子并不死心。
“奇點......這里或許藏著奇點......”
他拼命運轉疑龍經,想要在這面石壁上看出一些端倪來,但是很可惜,無往不利的經文,在這面石壁上根本行不通。
這里的確異于他處,但只有這一行劍意凜然的小字,倒映出這位白鹿洞書院初代劍祖的意氣風發,并沒有留下其他的線索。
吳道子并沒有留意到,這座陵墓很是安靜,寧奕從進來之后,就沒有挪動過地方。
他站在石壁之前,保持著雙手環抱細雪的動作,靜靜注視著這面石壁。
寧奕的神情有些微妙。
他懷中的細雪,那一根劍骨,在輕輕的震顫。
連同著自己丹田里的渦旋,也在震顫。
石壁之后......有某樣存在,引起了白骨平原的呼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