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修的劍道境界,與自己的為人處世有關,寧奕不修行浩然之劍,也不修行殺戮之劍,他既不做老好人也不做濫殺無辜之人......世間萬物都是劍,能殺人的是劍,能救人的是劍,握住了劍,就握住了選擇的權力。
選擇。
太宗把這柄名為“選擇”的沉重的劍,交到了寧奕的手上。
公與私,該如何區分,該不該區分。
若是自己借著這個機會,對于三座書院任意打殺,那么便淪為了自己也看不起的那一類人。
若是自己無所作為,若是自己把三座書院都交給東境二皇子......結局都是一樣。
寧奕的道心,面臨了一個很嚴肅的考驗。
劍者,能否內外兼修,知行如一?
這是太宗陛下“送”過來的禮物。
他要隔著天都城,看一看這個叫“寧奕”的少年,究竟是什么樣的一個人。
......
......
暗潮洶涌的短暫沉默之后,寧奕終于開口。
“如果按照大隋律法來處置,那么三座書院閉門十年思過,斷絕香火,門下弟子無緣大朝會。”
少年抬起頭來,平靜說出這么一句話。
青君的面色變得蒼白起來,他扶著青山府邸的斷裂長石,指節青筋畢露,攥緊石塊,其他兩座書院的大君子不在青山府邸,如果知道了這個消息,也會如此。這是一道晴天霹靂,懲處之嚴厲,對于大人物不痛不癢,但是對于青君等年輕的修行者,則是不折不扣的滅頂之災,斷去了大朝會的造化......他們辛辛苦苦的準備,就全都成了泡影。
書院的謀劃,三位大君子都不知情,今夜的風雨飄搖,其實與他們無關。
但是青山下的寧奕,只是原原本本,把大隋律法,關于書院觸犯的條例,以及對應的處置,念了出來而已。
“這是早就立下來的規矩。”寧奕輕聲說道。
接下來的那句話,讓三皇子瞇起雙眼。
一眾大人物,全都皺起了眉頭。
寧奕說道:“但是我覺得這條規矩并不合理。”
他長長吐出一口氣,望向三位書院的府主,輕聲道:“做錯事情的是你們,憑什么要讓別人來替你們承擔痛苦?”
“烏煙瘴氣之輩,狼鷹狗吠之徒,書院之爭,非是書院之罪,而是人之罪,人做錯了事情,人來擔著,關書院那塊千年牌匾什么事情?”
寧奕挑起眉毛,對著老宦官認真說道:“我要做的第一條處置,是將那些參與書院謀劃的修行者......全都貶出書院。”
老人神情微妙點了點頭。
這一句話說出來,三皇子的面色變得很微妙,他瞥向二皇子,發現李白鯨的眼神當中帶著一絲疑惑,熾熱逐漸褪去。
寧奕的后續是什么?
“我從蜀山走出,并非書院中人.......故而這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