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宋伊人的口中聽到這兩個字,寧奕倒不覺得意外,他點了點頭,“只是直覺……大隋知曉‘影子’存在的人很少,而靈山亦是如此,只有站在足夠高的那些大人物,才知道這些純粹黑暗與污濁的存在,如果是‘影子’盯上了靈山的火種,那么便能夠解釋清楚了。它們能夠不死不滅的原因,或許也跟‘愿力’有關。”
說到這里,寧奕的眼神亮了亮。
白帝在往生之地,利用生滅兩卷天書,勾搭了一個完美世界。
讓眾生信仰他。
而這股“愿力”,就為白帝的“永生”提供了保障。
道宗和靈山的這些先靈,還有所謂的“長生法”,都需要一個虛無縹緲的承載。
愿力!
就是愿力!
宋伊人喃喃道:“借火……借的是愿力之火,是那股愿力,可是他們具體要怎么做呢?”
“三天之后就是法會了。”他沉聲道:“那是他們動手的最好機會……是等到禪子和律子分出勝負嗎?”
忽然有些恍惚。
緊接著就明了。
他微微抬手,遠方山石之間飛來一顆通天珠。
通天珠內,倒映出一副朦朧畫面,寧奕皺起眉頭,看著霧氣之中婆娑搖曳的樹葉,還有一片猩紅的血跡。
“這是什么?”
“律子道宣拖行佛陀石像,跋涉及至鳴沙山,在那之前,我與他打了一個照面。”宋伊人神情嚴肅,“律宗同袍盡皆身死,尸骸遍地,唯他獨活……恐怕隨他同行的弟子,已經全都罹難。”
“律宗……道宣?”
寧奕若有所思道:“這一路上,我隱約聽說了禪律之爭的事情……大家對于‘神秀’的看法倒是一直,都說神秀是天生的佛種,不慍不怒,舌燦蓮花,辯法無人能及,備受喜愛。而對于律宗的‘道宣’則是褒貶不一,有人說他殺伐果斷,從不拖泥帶水,是佛門未來能擔大任的‘伐折羅’,也有人說他殺戮成性,已經墜入魔道,不配踏入靈山,所以這些年來,律子道宣一直在外游歷,幾乎沒有回到靈山。”
“兩位師兄,在繼承‘禪律’之位的時候,就沒有再回靈山了。”宋伊人搖了搖頭,道:“直到此次爭出勝負,二人才會重回靈山,這個時候……佛子的位置已經定下來了。其實立這個規矩,是為了不讓靈山的主觀意志,影響到禪律之爭的結局。”
寧奕有些明悟的點了點頭。
“但事實上,我很不希望‘道宣’取勝。”
宋伊人喃喃道:“若是他勝了,在法會之后,其實就等同于掌控了‘佛子’的權力……若是他與東境有所圖謀,那么‘借火’這件事情,就會變得十分簡單。”
若是琉璃山看清楚了這一切。
那么只需要扶持律子……支持他取得勝利。
寧奕順延著他的思路,緩緩道:“那么‘借火’甚至會變成……”
“送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