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點讓道宗和靈山,這幾年來,如履薄冰。
太宗皇帝連裴旻都是說殺就殺了。
一個由頭。
宋雀和辜伊人的聯姻,便是太宗動彈靈山道宗的“原因”。
因為此事,這些年靈山與大隋關系變得微妙而且僵硬,太子即位之后,增加了靈山的上供稅額,親自指派了兩位客卿,一位常駐靈山,一位奔赴瑤池。
如此意圖,已甚是明顯。
當這一切的矛頭指向宋雀之后,靈山對于這位涅槃的“感激之情”便不再如之前那般。
在靈山的內堂之中,竟然出現了彈劾宋雀大客卿席位的檄文,隨后有人附和,這等消息傳得越來越廣,鬧得越來越烈,痛罵貶低宋雀之風一時之間遍播諸峰,甚囂塵上。
遠行游歷的道宣,雖然不在靈山,但一直掌握著靈山境內的消息。
禪律二宗的爭斗,局勢不明朗,他必須要掌握最新的情報,以便于自己判斷局勢……而“宋雀大客卿”遭遇的麻煩,則是他原先沒有預料到的。
在道宣看來,有些事情是碰不得的。
一座圣山,能夠站得住腳,便是因為有自己的“頂梁柱”。
而靈山這些年能夠站得住腳,是因為有宋雀這位年輕的涅槃,佛門雖然掌握了“長生法”,效仿大隋皇族,安排了幾位“老不死”的人物長居棺中,但終究只是一時救火之用,宋雀大客卿一旦離開佛門,那么靈山便是無根浮萍,任人揉捏。
好在大客卿并不計較這些聲音。
道宣知道為什么。
一旦一個人站的夠高,那么身下的那些螻蟻,再是如何撕咬,都不重要了。
宋雀先生是涅槃境的大能,只要他的境界尚在,哪怕彈劾的文書堆滿整座靈山,佛門也不可能放棄這位活生生的捻火菩薩。
新的捻火者還沒有出現。
佛門的那根脊梁柱,就是宋雀。
靈山的高層,沒有人會真的認為,他們可以不需要宋雀先生。
除非他們瘋了。
而讓道宣的腦海震顫,如同被雷霆劈中的,便是這么一個順延著上個思緒,跳竄到腦子里的的想法。
連他自己也不知道,為什么會誕生出這種想法——
如果靈山的那些大人物真的瘋了呢?
……
……
道宣看著神秀那張淋了雨,變得有些病態的面容。
神秀露出了一副有些悲哀,有些痛苦的笑容。
“如果你會死,宋雀會大開殺戒的。”
他的語氣冷到了極點,與面容形成協調的映襯,還帶著冷冰冰的嘲諷,“我見過當初宋雀殺人時候的景象……那時候送你離開靈山,大客卿就開始動手了,他殺了太多人,靈山的那些大人物,也有著自己的親人,看重的朋友,還有關愛的后輩,因為你的緣故,一部分人被誤殺了。”
“宋雀先生是一個很不冷靜的人,他能夠做到送你離開靈山,再開始殺人,已經是極限了。”神秀低聲笑
(本章未完,請翻頁)
著說著當年的舊事,那時候他還只是一個孩子,但先天道胎的悟性和資質,讓他過早的了解到了不屬于孩童世界的勾心斗角,“其實那樁‘謀殺案’并沒有掀過去,如果宋雀查到了真相……那么具行為什么沒有死呢?”
宛若遭了雷擊。
宋伊人后背頂著瓢潑大雨,緩緩站了起來,他的眼神變得有些恍惚,耳旁雷鳴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