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的“審視”著自己的過往。
光明鑒照現出的老人,神情沒有寂寥,沒有蕭索,也沒有激昂,熱切。
平靜。
極致的平靜。
不是那種冰冷的平靜,而是帶著一些溫和的,像是春光一般的平靜。
邵云無奈的笑了笑。
據說將死之人,都會看到自己的一生,走馬觀花的畫面,那些難忘的,還有一些自己已經忘卻的畫面……只不過邵云并沒有看到,他人生的漫長過程,都自鎖在光明殿的光明之中,所以無數光明照亮了這段并不美好的回憶。
從后往前追溯……
就只有光明。
無限的,讓人快要發瘋的光明。
老人緩緩的,緩緩的伸出一根手指,在面前輕輕點觸。
這片光明殿中,出現了一個極其細狹的,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黑點”。
這是他帶進這片大殿內的東西。
是他自鎖光明殿前的影像。
是唯一值得記憶的,他走過的路,經歷過的事。
這是……關于“邵云”活過的證據。
枯老的手指輕輕點觸在“黑點”之上,“唰”的一聲,黑色的畫面鋪展開來——
光明殿的門鎖沒有生銹,鑰匙從鎖孔內拔出,年輕的僧人雙手合十倒退著從月色中走出,退出那片大殿。
時光從他自鎖大殿前開始倒流。
一幕又一幕畫面,在“光明鑒”的力量之下,展現在寧奕五人面前。
在月光下立下誓言,守護靈山,追尋大乘佛法的邵云。
打掃院落枯葉的邵云。
揉著兩個師弟腦袋,露出燦爛笑容的邵云。
拿著戒尺要責罰戒塵,具行還未入門時候的邵云。
跪坐在“石佛靜室”的蒲團上,等待師父出關的邵云。
花落花開,時間倒流,寺廟院落的果實倒退著長回樹上,化為青澀的芽苞,再退化成為要縮回枝干內的幼芽。
這些快速的,閃逝的畫面當中,主人公的面容越來越年輕,越來越稚嫩。
最終定格成為一個襁褓里的嬰兒。
嬰兒時期的“邵云”。
在老人的指尖,安靜的睜開黑色琥珀般的雙眼,與未來的“邵云”對視。
這就是邵云留在光明殿的東西。
一串關于自己生前的最后回憶,或者說……最后念想。
為眾生奉獻自己。
大宏愿下,是大痛苦,大忍耐。
“未來已成現在,現在……已成過去。”
邵云笑了笑,喃喃道:“我已經死了啊。”
寧奕聽到這句話,鼻尖涌起輕微的酸澀。
他發現自己一開始的想法錯了,而且錯的很離譜。
他本以為,困坐在這片大殿內的邵云,死去的時候,會覺得“解脫”,會覺得“釋然”,會覺得“輕松”。
但并不是這樣的。
當漫長一生的壽命走到盡頭之時,沒有人會覺得“釋然”。
還是會有太多的不舍。
生與死,正如拎起,放下。
拎起了,放不下。
圣人亦是如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