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請翻頁)
執天下之光,斬破黑暗。”
邵云的聲音在寧奕耳旁揮之不去——
“我死之后,這片光明是小先生的。”
“煩請小先生為靈山留一劍光明。”】
……
……
邵云大師,早就預感到了自己的“死亡”。
正如佛門過往歷史里,那些真正得道的高僧,能夠知曉自己何時死去,何時圓寂,何時意識消磨于混沌之中。
邵云對于自己的生命狀況,早已抵達了“了然”的境界。
不僅僅是對于自己的生命了然。
對于靈山的未來,也是了然。
邵云在燃盡命火之前,竭力推演出了靈山的“未來”。
這就是他在光明殿內,留給寧奕的,無人知曉的叮囑。
“寧先生,接下來……請你只需要當個看客便好了。”
“無論發生什么也不要干預。”
“如果不按照這條路去前行,靈山很有可能……會迎來毀滅。”
邵云在光明殿中,用自己的壽元,為寧奕展露了一角推演的未來。
這位老人將寧奕喊進大雄寶殿,贈予那片光明,便是希望寧奕知道……邵云所進行的每一步,都是經過推演的,有深意的。
所以接下來的“逐雀之策”,寧奕選擇留在天清池,并不發聲。
他答應了邵云,沉默地當個看客。
寧奕很清楚,自己從來都是一個“破局者”。
手中的細雪,身體里的劍骨,讓他有資格當一個“破局者”。
若不是答應了邵云大師,那么他在大客卿離開靈山之時,可能就會改變這條因果長線……而作為對應的承諾,邵云告訴寧奕,好好的當一個看客。
直到盂蘭盆節的到來。
他是一個破局者。
要破的局,不在昨日,而在明日。
“大客卿走了,邵云大師也走了……靈山才能迎來如今這樣的局面。”
“我相信邵云大師,所以我只當一個看客,看客是不會出手,也不能開口的。”
寧奕輕輕吸了一口氣,望向裴靈素,柔聲道:“丫頭,你相信我嗎?”
抱著古鏡的丫頭,聞言之后怔了一下。
“傻瓜……”
銅鏡里倒映出女子那張蒼白憔悴的笑臉。
“我永遠相信你。”
……
……
穿林打葉。
風聲蕭蕭。
哀鐘回蕩。
邵云大師的圓寂坐化,對如今的靈山而言,是一個巨大的噩耗,即便盂蘭盆節即將到來,但這些信徒們的神情并不輕松,反而十分凝重……多難興邦,今年的靈山遭遇了太多的打擊,象征著“浴火涅槃”的盂蘭盆節,承載了太多人的希望。
跟隨在佛子身旁的苦修者,個個神情嚴肅。
握攏禪杖的云雀,披著大袍,快速在浮屠古窟內行走著,他的神情同樣嚴肅,這里即將是他的愿火點燃之地……為了順利開啟“愿火”,他必須要比所有人都熟悉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