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本善。
他忘了從什么時候開始,那張銅鏡里的笑臉不再純真。
與師父的爭論變得多了起來。
當一個人學會
(本章未完,請翻頁)
的越多。
他便會質疑的越多。
關于師父口中的“佛法”,“道義”,“眾生”……他逐漸從質疑,變成了反對,最終似乎失去了一個平衡的認知……完全站在了對立面。
于是他決定離開靈山。
而時隔多年。
生死輪轉,他終于再一次的回到了這里。
魂念狀態的戒塵,眼神迷惘,看著那道模糊的輪廓,張開了雙臂,被盛大的光芒淹沒……就此消弭在虛無之中。
再一次的……擁抱光明。
與人間訣別。
……
……
“鐺啷啷”的聲音。
寧奕落在地上,他神情復雜,看著戒塵被磅礴的勁氣沖散,徹底湮滅,而震蕩出驟烈光華的那枚銅鏡,此刻似乎也耗盡了全部的積蓄……鏡面失去了本該具有的光華,重新化作一枚樸實無華的古鏡,墜在腳邊。
寧奕撿起“光明鑒”,喃喃道:“幸虧有你啊……不然可就糟糕了。”
邵云大師,是一位極具智慧的大德。
這里的智慧,不僅僅在于,他對寧奕在光明殿的每一句話,都是良言金句,而是在于他對于寧奕的信任。
邵云放下了靈山沉淀百年的“門戶之爭”。
寧奕只不過是一個初次來到此地的“客人”,他能夠把整座靈山的未來,都如此放心的交給他,而且相信寧奕能夠扮演好“觀眾”的角色……這種智慧,這等魄力,絕非是他自嘲時候所說的那樣。
虛云座下的三位弟子,他的天資最差。
虛云收的三位弟子啊……只有邵云大師,是真正看到“光明”的人物。
戒塵,具行,都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這兩人在歧途上越行越深,而且不可自拔,現在回過頭來看,萬分諷刺,不知當邵云破開未來迷霧的時候,是否會覺得,這是一種“師門恥辱”呢?
靈山最大的叛變者,就出在虛云的徒弟當中。
根本就不需要外力。
自己內部就垮了。
寧奕撿起那枚沾染塵埃的“光明鑒”,眼神感慨,手指摩挲,將鏡面上的灰塵擦拭干凈,放入了自己的衣襟之中。
他抬起頭來。
空中墜下了另外一具身體。
云雀徹底失去了意識,他的胸口有一大片“金燦”的血跡,被光明洞穿,但并不算致命傷。
石佛靜室的那道光,只是打散了棲居在他體內的師父魂念……卻沒有將他抹殺。
云雀是無辜的。
他墜在地上,激蕩出一圈金燦的漣漪,因為地藏菩薩的愿力保佑,所以云雀從高空落下,并沒有受傷,他的呼吸很是均勻,像是陷入了沉睡之中。
寧奕神情復雜。
今日與戒塵之間的戰斗……雙方都不在巔峰,很難比較孰強孰弱。
若是他的“生字卷”積攢生機,能夠恢復到與東皇一戰的水平,那么就算對手是全面蘇醒的地藏菩薩,寧奕也不會落入下風。
戒塵不是這具身軀原本的主人。
他太迷信“捻火”的力量,按理來說,遠古地藏菩薩,差一步證道不朽的神話存在,的確在命星境橫掃無敵。
但寧奕是執掌三本天書的執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