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內的消息是說,慶功宴擺在長陵,乃是那位宴席主角,寧大都督的意思。
太子尊重了寧奕的意愿。
而且據說,今日宴上,這位打下東境大澤的寧大都督,將會入陵刻碑,將自己修行至此的劍道感悟,刻錄在長陵的陵園碑石之上!
這可是一件大事!
(本章未完,請翻頁)
大隋國祚綿長,歷代英杰,修行天才,但凡境界突破星君,成為一代“宗師”,便有機會踏入長陵,留下自己的道統……以此激勵后人,也在這光明皇帝所遺留的古老墓園,留下屬于自己的一份造化!
這是實力的象征,也是地位的象征。
寧奕,如今論身份,論境界,都達到了入長陵刻碑的地步。
他愿意在這里留下自己的“道”,其實是大隋天下的好事。
縱觀歷史長河,許多大修行者,畢生孤獨,寧愿自己的道境消散人間,也不愿在長陵留下一絲一毫的痕跡。
這場宴席擺在長陵山腳之下,不過未時,便已經有了到宴者。
昆海樓左使顧謙,未時一過,便早早來到了長陵。
他在,張君令自然也在……兩人在天都內,幾乎是形影不離,張大樓主面頰上蒙著青布,輕輕抿起嘴唇,小心翼翼舔著顧左使買來的糖人,像是一個稚童,許久才舍得舔上那么一小口。
這兩人之間的關系,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出一些“不同尋常”來。
昆海洞天出世,剛剛踏足人間的張君令,心思純潔,倒是沒覺得粘著顧謙,有什么問題……只不過這兩人確實般配,郎才女貌,位高權重,外人流言傳來傳去,沒人反對。
都是一片褒贊之聲。
昆海樓下的幾位直屬使者,暗地里談論起來,實打實一副羨煞模樣,直嘆顧謙大人人品好運氣也好,踩了狗屎運,白白撿到張樓主這么一位又傻又可愛的粘人姑娘,真是一樁好姻緣。
昆海樓的兩大“司首”來了。
其他人哪敢不到?
三司六部,聽聞顧謙到了長陵,各個啟程,不到半個時辰,長陵已是一片熱鬧,諸位官員已經在宴席席位上聊了起來……可惜長陵山腳下霧大,離了五步就看不見人臉,大家舉杯踱步,能遇到哪位嘮上幾句,全憑運氣。
天都很久沒有這么熱鬧的宴席了。
東境一戰,對天都精氣神消耗極大,往日里,單單是處理流民,饑荒,兵亂,便讓各部的官員焦頭爛額……此戰大勝,實在值得單獨擺上一席。
這場慶功宴設在長陵,吸引了大量修行者,江湖游俠兒,他們來得比顧謙還早,因為有昆海樓使者巡守的緣故,只能群聚在長陵山霧外,五里左右的位置,即便有磅礴霧氣掩蓋,依舊能看到一片連綿的人潮,灰壓壓的一片。
這些人,有的提早一夜就住下了,有的聽到風聲就搬著油布帳篷在長陵山腳旁邊住下了……為的,就是親眼看看“寧大都督”的風采。
聽著山霧外嘈雜的聲音。
顧謙皺起眉頭,自言自語地喃喃問道:“已經快申時了,寧奕……是不是該到了?這么多人等著,他不會遲到吧?”
刻錄碑石的時辰,就訂在申時。
遠方的喧囂忽然熱烈起來,百官起身,向著霧氣擴散的方向膜拜頂禮,太子殿下這次沒有乘車,而是親自騎馬,身上所著也并非是正式場合的禮服,只是披了一件簡單的華服。
李白蛟沒有一絲一毫的架子,他只帶了兩位“近侍護衛”,酒泉子和雷云子,兩位老人一左一右,一同陪太子騎馬而行。
涅槃境大能,刻意收斂自身威壓之后,看起來與尋常修行者沒什么區別,只是戴上斗笠,披上紅拂河使者袍后,兩位老人
(本章未完,請翻頁)
的身姿看起來都極挺拔,隱約透露出一股刀鋒的硬澀氣質。
這一次,太子沒有帶海公公。
除了這兩位涅槃,他的身后還跟著一對引人注目的“主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