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請翻頁)
,竟然會心甘情愿,將象征大隋皇權的真龍皇座,讓給一個沒有血緣關系的外姓女子。
“轟!”
一道炸雷,從穹頂落下。
整座西嶺,都被圣光籠罩。
……
……
太清閣,一片安靜,落針可聞。
顧謙神情沉重,緩緩將書卷放回原處。
覺察出顧謙心情不對的張君令,抿起嘴唇,小心翼翼問道:“……書卷里寫了什么?”
“前半卷,是一本傳記。”
顧謙聲音很輕,“一個叫陳摶的天才,所寫的傳記。他出身在清白城,坐忘也在清白城,終其一生,都在努力改變西嶺的格局,試圖革新,只是最終失敗了。”
這幾百年來,西嶺始終是四境之外,最為貧窮混亂的地帶。
張君令怔了怔,對于這個名字,其實她不算陌生,因為大量翻閱昆海樓古籍的緣故,這位疑似成功坐忘的天才道胎,其實是在近千年道宗歷史中有一席之地的……只是在天都古籍中,對他的記載,并不多。
如果再過些年,古書中對陳摶的描寫,應該只有那么一兩句話,或者是一句無比精準的總結——
一個試圖革新時代,但卻失敗,最終碌碌無為的道宗領袖。
只是,何野在翻閱這卷古書時,被什么觸動了,選擇留下密文暗號?
“等等……前半卷?”
張君令捕捉到了顧謙話中的重要信息。
“后半卷是什么?”
顧謙沒有直接回答張君令這個問題,他只是陷入了回憶,像是陷入了一場舊夢中。
他聲音很輕地問道:“還記得……東境戰爭時的‘云州案’嗎?”
青衫女子一怔,她記性雖不如顧謙那么好,但也是不俗的……云州案,當時在整座大隋天下都鬧得沸沸揚揚。
因為大澤戰爭之故,鬼修掠殺城池,許多饑荒難民,只能逃竄,而云州城的城主于霈,則是下令嚴拒城關,無論如何也不放饑民入內,甚至下令射殺圍城群眾——
“這樁案子,是我來辦的。”
顧謙自嘲笑了笑,道:“云州城案的幕后主使,是駐守天都的太清閣閣主蘇牧。”
蘇牧先生,也是老熟人了,駐守太清閣多年,寧奕與他很熟,顧謙與他也很熟……這位太清閣主平日里為人正派,剛正不阿。
“那一日,在辦案之時,其實我心中已生疑竇。”顧謙抬起頭來,輕輕嘆道:“云州城牽扯到蘇牧,我想要將其拿下,卻被教宗出面攔住……如果我足夠敏銳,或許在那一天,就能覺察到異樣。”
后來,蘇牧被寧奕一刀斬殺!
出于情面,寧奕答應陳懿,壓下可能會對道宗產生的負面影響……于是云州城案,也就到此為止。
“也正是那天起,太清閣換了新主,新上任的何野,每周固定時間,會來閱卷……而每一次,他都會翻開這本陳摶傳記。”顧謙深深吸了一口氣,道:“這書的后半卷,是用作信息傳遞和交流的密宗。陳懿會派遣死士,在古卷內留下指示,何野會反饋上周的行動,并且接受下周的指示。”
(本章未完,請翻頁)
厚厚古卷的后半部分……滿是不堪入目的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