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心里本有不忿,但在楊修把這股潮水引到自己身上后。一股前所未有的壓力讓自己感到窒息,仿佛下一刻就會一命嗚呼。
“陸將軍,你之所言句句皆真。你也說了,我們自小就生活在權力的中心,想要從我們身上抹去漢庭的印記有點不太現實。
放眼天下,真正能決定未來走向的,莫過于三方勢力。我們的,你們的,以及你們現在的盟友劉皇叔的。
然而,只要是有一點眼光的人,在知曉了先前的峽谷之戰后,便能做出一個合乎實際的有關未來的推論,那便是父相必定能一統寰宇,成為未來天下的真正主宰。
鑒于此,我們對天子忠不忠心已經不重要,我們對漢室有無歸屬感也不重要,在未來發生變化的時候,我們定當毫無保留的站在父相這一邊。
陸將軍,不知道我的回答你可滿意?
假如你我真能結盟,這份盟約最多也只能保證在若干年內你我不會發生大規模的戰爭和摩擦。可到了某年某月,為了天下一統,這一戰遲早會來臨。
我想我說的話你應該能明白。正如眼下的這場天江之戰,若勝,則加速統一步伐。若敗,則延緩統一步伐,讓你口中剛才的那份盟約有可能生效。
但有一點我必須要坦誠的告訴陸將軍。在你們未能和劉皇叔解除盟約前,父相是斷然不會接受你們提出的友好盟約。
我是三公子,在我之上還有哥哥。虎有傷人意,我卻沒有傷虎心。一母同胞,血濃于水。我不想把事情做的那么絕。
同室操戈的事我不希望在我們家發生。兄弟們的死對父相打擊很大,我不想再讓我們的事使父相本就受傷的心靈雪上加霜。
身為人子,則應盡孝。身為人弟,則應知悌。孝悌是大義,我不能破壞。這是我的心聲,也是我一直我奉行的原則。
這樣的我看起來軟弱無能,但卻可以讓家得以欣欣向榮。父相已經很累了,我不能再為他平添煩惱。
祖德是我的謀士,有他在,我可以很好的保護自己。但我卻不會讓他主動向二哥挑釁,向二哥發起進攻。
我不是不能,而是不想,不愿。
因此,這份盟約我做不了主,我不能為了一己之私,而讓團結的曹魏陷入內亂的沼澤。”
曹植思來想去,覺得用自己的心聲來回答陸遜的問題,是最好的應對方式。
曹植的一番話,讓楊修和陸遜同時沉思起來。有時候,真誠的心聲是最大的殺器,足以讓自己立于不敗之地。
站在營帳外的曹操,眼珠左移右動。此時的他在想,曹植是不是知道自己站在這呢?他說的話真的是他的心聲嗎?
“再等等,孤到想看看,陸遜接下來會怎么說?曹植和楊修又會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