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丞相,營外有一個自稱張昭的求見!”執戟郎中向曹操請示道。
“哦?有請。”曹操放下手中的書卷,手指愉快的敲擊著桌面。
沒過一會,張昭在執戟郎中的帶領下,走入了營帳。他步行速度很快,完全看不出這是一個已到天命之年的老人。
“子布,你能前來,讓孤著實感到意外?這一回仲謀又要做什么呢?”曹傲笑著問道。
“張昭拜見丞相,在回答丞相問題前,能否請丞相聽我念一首詩詞。”張昭不茍言笑的拜見道。
“可以,孤洗耳恭聽。”曹操把身體坐直,做出認真傾聽狀。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螣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這不是孤寫的《步出夏門行》中的《龜雖壽》嗎?”有人朗誦自己的詩詞是好事,但眼下卻不一定是好事。
“沒錯,丞相的文采曠古爍今,您寫的詩詞也是我等江東士族最愛朗誦和探討的。這首《龜雖壽》中,我最喜歡的一句便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老驥伏櫪?孤懂了,子布,已到天命之年的你更能明白孤這句話的含義。人生七十古來稀,但孤覺得,你一定可以邁過這個坎。”
“借丞相吉言。我老了,但還是想做點事。我乃彭城人士,雖不在江南,但對這片故土卻充滿了熱愛。我不希望看到戰火肆虐,讓這片美麗的土地喪失生機。
每個人都有年輕的時候,在那時,我們心中有千般志,可隨著歲月的蹉跎和現實的殘酷,年輕時的志向或多或少都有了改變。
現在的我雖然老了,但心中守護故土的志向卻越來越堅定。不管這片土地的主人是誰?只要能讓這片土地安定繁榮,哪怕我今天死了,我也會含笑九泉。”
曹操心中暗道:“張昭就是張昭,在未交談之前,就用他的行動來吸引孤。然后,先聲奪人,用孤的詩詞拉近孤與他的距離。爾后,用歲月之感把我們兩人緊緊的串在一起。最后,更是用朝聞道夕死足矣的精神,把先前的內容再度回溫一遍。
姜還是老的辣啊!不愧是江東名臣,士族領袖。老不以筋骨為能,但對他們則不同。只要神志清晰,能說活動,那就是一尊極有號召力的真佛。”
“子布,你的意思孤明白了,說說你的來意吧!仲謀想要讓你表達什么?他是不是答應了孤的要求,可又在孤要求的基礎上,提出了幾點他的請求呢?”
張昭背在身后的右手,握了握。手心里也是汗水直冒。眼前這個人可不是朝廷上的皇帝,而是一頭能吃人的猛虎。
看似滿臉笑容,下一刻就能讓你品嘗到地獄的滋味。自己的伎倆想必他已經知道了,但之所以隱忍未發,想來應是再等自己接下來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