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馬車上,楊玉環向曹操問道:“都談好了嗎?”
“相談甚歡。韓大將軍就是韓大將軍,只可惜他不能在孤的麾下效力。孤沒想到,簡單隱蔽的出行,竟會引出這么多的波折。
也許,在我們的大營,仲達說不定遇上了子房,現在正與他坐而論道呢!”曹操輕捋胡須,目光深遠,心中似有所感。
千里之外,曹軍駐扎的營地內,一名身穿黃袍,作文士打扮的謀者,手執羽扇,面帶微笑的站在營地大門的正前方。
早在一刻鐘前,他就來到這里,向守門軍士通報了自己的身份。正如韓信想去見曹操一樣,張良對后世的司馬懿也充滿興趣,想要與他在戰爭開始之前,傾心一談。
“子房先生,仲達來晚了,還請見諒。”司馬懿執學生之禮,向張良彎身一拜。
“快快請起,你這一拜,我可不敢當。今日來此,就是想見一下來日的司馬公。我對你很欣賞,也很好奇。在這兩股情緒的驅使下,才有了我今日來見你的舉動。”
“承蒙先生抬愛,里面請。”司馬懿側身禮讓,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你就不擔心我進去后,會把這里的軍情泄露出去嗎?”張良輕輕一笑的問道。
“先生不是這樣的人。再者,就算不看,先生也能算到這軍中的布局。”司馬懿沒有思考,沒有隱瞞心中所想,直接回道。
“好!”張良羽扇一扇,邁步向營內走去。
“仲達,營內的布局應該是出自你的手筆吧!冒然闖進來,恐怕會賠了夫人又折兵。”
“先生過獎。營內的布局的確是我設計的,但最后的布局是在丞相改動幾處后才定下的。要說布局精妙,仲達不如丞相。”
“你謙虛了。在曹丞相面前,你始終是個謙虛謹慎,低頭做事,不敢有大動作的人。這一點,很好。不僅能明哲保身,更能為自己蓄勢。
要不是曹魏后期的子弟不爭氣,也許你也不會反。當然,不會反的先決條件建立在曹魏政權有足夠的能力制衡司馬家族。”
“先生說的是。先生,有件事一直憋在仲達心中,今日能見先生,總算可以了結仲謀心中一件懸梁已久的疑事。”
“哦?什么事能讓足智多謀的仲達奉為疑事?難不成是有關我的事嗎?”
“先生料事如神,仲達說的正是此事。按照書上記載,您在幫劉邦奪得天下后,主動歸隱,隨赤松子云游天下。此事可為真?”
“你覺得是真是假?當你覺得是真的時候,我就是真的。當你覺得是假的時候,我就是假的。縱觀歷史,蕭何能活下來,是因為他運氣好,昔年負責統籌兵馬糧草,在后方與呂后親近。再加上他為人忠厚,深得呂后信賴。如若不然,漢初三杰,唯死爾。”
“先生的意思我明白了。明君難尋哪!在這世上,共患難容易,同享福難。更別說在昔日的兄弟里出現了帝王。除非你也是帝王,不然,這層關系遲早會成為害了自身的毒藥。”
“的確如此。不過,也有例外的帝王。你效忠的曹操不就是一個賢明的主子嗎?他看出了你的鷹視狼顧之相,不還在用你嗎?
他是一個梟雄,是一代雄主。他跟韓信有相像的地方,可老天似乎更加青睞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