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寨村第一小賣鋪。
孔達的四叔當時開這家小賣鋪的時候,充分考慮了同村人開店可能會產生的競爭。故而,這才特意在牌子上掛了個‘第一’。
這樣一來,再有人開店就要避開這兩個字,或者直接使用‘第二’。
孔洪濤算得上村子里的商業怪才,二十多歲的時候就斥資三千元開了這個小賣鋪。自那以后,村子里買點柴米油醬醋茶之類的東西就再也不用去鎮上了。
只可惜,這些年村子里都沒有什么發展,這個小賣鋪的規模也不是很大。
不過讓孔達疑惑的不是小賣鋪做大做強的事情,而是一向聰明的孔洪濤怎么會犯這么低級的錯誤,竟然還留著即將過期的產品和山寨產品。
早些年,村子里的條件差,村民手里都沒什么錢款,廉價貨物受歡迎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可是蘆薈大棚里的蘆薈都賣了一茬兒了,家家戶戶都入賬幾十萬。按理說,消費檔次也應該會有所提升,不至于跟之前那般節儉呀!
小賣鋪里的生意還算不錯,進進出出的村民都拎著商品,看到迎面走來的孔達還打起了招呼,臉上也掛滿了笑容。
孔達和幾位村民寒暄了幾句,這才走進了小賣鋪。
“冰鎮可樂,知道你喜歡這一口。”四叔孔洪濤說著遞過來一瓶汽水,問道:“你要點什么?我這就給給你拿。”
“不著急,我就是過來看看。”孔達環顧四周,打量著這間用民房改造而成的小賣鋪。小時候這里就是這個樣子,現在二十年過去了,這里還沒有什么變化。
“那你慢慢看,我先結賬。”四叔孔洪濤說著稱重結賬,還不忘和村民閑扯幾句。
村民接過了零錢,又和孔達閑聊了幾句,這才快步離開了。
“四叔,你這里商品有點差勁了呀。”孔達開門見山的說道。
“白無憂買了午餐肉就去找你了?”四叔孔洪濤看到孔達點頭,說道:“我可沒騙他們,都給他們說的明明白白了。不過那幾個小青年非要這個,還說那玩意兒做涮鍋好吃。”
“我沒過來挑理,我就是有些好奇。”孔達看著眉頭微皺的四叔,好奇道:“四叔,咱村人手里也有錢了,你怎么不多上點好貨呢?這樣大家買的多,你掙的也多呀。”
“你看,這都是上來的好貨。”四叔孔洪濤指了指對面的冷藏展示柜,說道:“這里面有熏雞,肘子,羊蹄,牛腱子,驢肉,還有成套的烤鴨。涼皮就別說了,每天最少要賣五六十份呢。我這里的情況你也知道,原來只有豬頭肉,豬心豬肺和豬肝之類的便宜貨。這些鹵肉現在一天能賣三四千塊,大概有七八百的利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