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那照您這般說,咱這兩日還得閑下來啦?”楊若晴問。
孫氏搖頭一笑:“莊戶人家,哪里有真正空閑的時候哦?我上晝先去給你爹砍些茅草柳枝啥的家來,下晝他編筐子,我就納鞋子,這兩日加把勁兒把鞋子給納好!”
“好嘞,那我上晝陪娘去砍柳枝兒!”
“成!”
吃過了早飯,楊若晴和孫氏帶著柴刀出了門。
孫氏還帶了一只木桶,到了村后面的小溪邊,裝了一桶水拎著。
“娘,你拎水做啥?”楊若晴好奇的問道。
“上回咱倆在山腳下那地里,種了蘿卜和南瓜種子,今個順便給它們澆點水,那地兒干旱缺水!”孫氏說道。
“哦!”楊若晴點點頭,突然想到啥。
“娘啊,上回咱倆點在地埂上的那種子,你說啥,是南瓜種子?”
“是啊,咋啦?”
“不會吧,南瓜種子咋是這個季節種呢?搞錯了吧?”楊若晴說道。
那會子剛分家,興沖沖去挖地播種子,滿心都被憧憬沖暈了。
孫氏說種啥就種啥,楊若晴也沒往深里去尋思。
這會子突然回過味兒來,那南瓜種子應是谷雨前后播種。
擱在現代改良后的品種,再加以大棚種植,也得盛夏七八月份之間。而現在,已經到了秋末快要入冬了,還種個啥的南瓜呀?
“沒搞錯呀,咱莊戶人家每年都這么種來著的呀!”
孫氏也是一頭霧水。
楊若晴想了想,再問:“娘,那你比劃一下,咱種出來的南瓜,是個啥模樣?”
孫氏放下水桶,抬手比劃了一番:“這么長,這么大,青色的外皮,上面像是蒙著一層白色的霜,就跟,就跟家里那滾條的青石頭似的!”
“啊?”
楊若晴滿頭黑線。
那不是冬瓜嗎?
仔細一想,冬瓜種子的播種季節,倒是很適合現下。
“娘,那你有沒有見過那樣一種瓜,橘紅色,這么大,這么圓兒,里面的瓜籽兒炒熟了能嗑……”
楊若晴又把現代學名南瓜的瓜跟孫氏比劃了一番,孫氏茫然搖頭。
“長這般大,都沒瞅見過。”
至此,楊若晴恍然了。
搞了半天,敢情一切是個誤會。
這個地方的人,都管冬瓜叫南瓜,而真正的南瓜,或許還沒有傳入這個時代吧?
娘兩個說說笑笑,不知不覺就到了家里的地邊。
孫氏在那里給蘿卜和所謂的“南瓜”澆水,楊若晴則走到上回發現蕁麻草的地方去,接著找尋。
孫氏澆完了水過來尋楊若晴,楊若晴隨身的竹簍子里,已經堆了好多她采的蕁麻草,壓得嚴嚴實實。
“喲,晴兒又采了這么多咬人草啊?”孫氏瞅了一眼楊若晴的簍子,微微一笑。
“嗯,這玩意兒豬吃了長膘快呢,娘啊,上次讓你去跟人打聽的豬崽子的事兒,打聽得咋樣了啊?”楊若晴問。
“你桂花嬸子說,她娘家那邊有戶人家的豬娘前不久下了崽,等忙過了這一陣,她回娘家去,要捉豬崽子,順便也幫咱捎帶一只回來!”
“娘,讓捎帶兩只吧,一公一母!”楊若晴道。
“母豬成,公豬還是算了吧,到時候還得閹,老麻煩了!”孫氏道。
“娘,不麻煩不麻煩,你就答應我嘛,兩只小豬也好有個伴兒,孤單,會讓它們變瘦的,有個快樂的小伙伴兒,拱食才更有動力嘛!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