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落芙院,余茯苓念著這些天院里的丫鬟們一直盡心照顧她們,特意將買回來的點心,拿了些給丫鬟們。
幾個丫鬟都很高興,得了點心,喜滋滋的去廊檐分著吃了。
余下的一些吃食,余嬌和余茯苓則送去了吟風院,余啟蟄他們雖都不在,但余樵山還在吟風院里住著。
余樵山見兩人過來很是高興,先是問道,“知舟他們可都進貢院了?”
因是寄人籬下,余樵山不愿添麻煩,是以并沒跟著去貢院送余知舟他們。
“我跟余嬌將知舟他們送到了貢院門口,親眼看著他們進去的,大伯不用記掛。”余茯苓答道。
余樵山嗯了一聲,看著桌上的點心,道,“這些東西你們拿回去吃,大伯不愛吃這些。”
余茯苓笑著說道,“我們房里還有,今個兒我跟余嬌去青州府逛了逛,很是好玩。大伯,你若是一個人在這府里悶得慌,也出去逛逛,這樣也不算白來青州一趟。”
小孩子玩心總是重一些,余樵山搖頭道,“不悶,就是閑得心里發慌,也不知道家里的番麥起芽了沒?來時候,你大伯母說給知舟看定了一戶人家的閨女,也不知道說成了沒?”
余嬌聽出余樵山是有些想家了,許是因為從未離家這么遠,再者余樵山這把年紀,又不像她們小姑娘,出遠門就像是出籠的鳥兒。
她寬慰道,“咱們身在青州,大伯就別太記掛家里了,等再過幾日五哥兒他們考完,咱們便能回家了。”
余樵山也覺得自己在兩個小姑娘面前說這些,實在有些掃興。
他點了點頭,“好不容易來青州一趟,你們姐倆多出去玩玩,銀錢可還夠?大伯這里還有。”
余樵山從懷里摸出錢袋,要給余嬌和余茯苓銀錢,兩人忙搖頭,“大伯,我們銀子夠,您早點歇息,我們就先回了。”
從吟風院回去后,余嬌從曬干的柳枝選了幾根尺寸合適的,跟丫鬟要了刻刀,剝去柳枝的表皮,用刀子在中間鉆空成骨腔狀。
余茯苓在一旁吃著點心,好奇的問道,“你弄這個柳枝做什么?”
余嬌將鉆空過的柳枝放在余茯苓面前,“你看這像什么?”
余茯苓瞅了好一會兒,搖了搖頭,“不就是樹枝嗎?”
余嬌笑了笑,“不覺得很像骨頭嗎?”
“骨頭?”余茯苓一臉狐疑的打量著那被挖空的柳枝,隨口說道,“你該不會要拿這東西去當骨頭吧?”
余嬌點了點頭,“答對了。”
余茯苓原本只是隨口一說,沒想到竟真的給說中了,她手中的點心都忘了吃,驚駭的道,“這是柳枝啊,怎么可能當骨頭?就算是你要拿它當骨頭,要往哪里放?”
余嬌一邊鉆柳枝,一邊道,“肖寧的手需要斷骨重接,這柳枝是要安放在他的碎骨之間,代替人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