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十稅七?
就相當于你賺到了十文錢,結果呢,要上繳七文錢,自己就得三文。
再一個解釋,你收獲了一千石糧食,卻要硬生生從那千石中拿出七百石上繳。
“你確定沒弄錯?”劉辯凝視這個年輕官吏,追問道。
“啟奏陛下,臣不敢欺君。”這個年輕官吏非常坦蕩的回道,面容雖然恭敬,但并沒有太過膽怯。
“我大漢糧食產量每畝多少?”對于這年輕官吏的表現,劉辯暗自一點頭,繼而再問道。
“每畝三石,甚至還要少。”年輕官吏自信回答道,似乎對關于糧食,賦稅這方面很是了解。
聞言,劉辯本來聽到十稅七變得不好看的臉色頓時更為難看了。
按照這個時代的重量,一石便是等于一百二十斤,三石便是三百六十斤,一畝僅僅是三百六十斤,這等產量實在太低了,特別是在十稅七之后,百姓自家畝產所留才堪堪一百斤,這等下來,百姓如何不餓肚子,又如何不反抗?
逼得,確確實實是被朝廷給逼得!
“看來等朝會過后,我得找系統兌換一些產量高的糧食作物了,一畝三石,這等產量太低。”劉辯想著,卻是暗暗下定決心,要改變這個糧食產量低下的現狀。
當然,這個得日后田地分配之后,才可開始進行,現階段,還是得將這個壓得大漢百姓不能站直腰背的十稅七給弄掉,漢靈帝那便宜老子只顧享樂,實在是沒將天下百姓當人看,搞得現在,留給了劉辯一個爛攤子,還有花費很多時間才能擺平。
想此,劉辯對這個無禮的稅收之法有了決意!
“十稅七,我大漢億萬百姓給這個稅收之法壓得抬不起頭,此法要改,必須得改!”劉辯忽然站起身來,抖擻的帝皇威嚴驟現而出,掃視殿內群臣。
“臣等懇請陛下修改稅收之法!”群臣皆是納頭拜倒,恭敬道。
“傳旨下去,從今日起,修改我大漢十三州賦稅,由原本十稅七,改為十稅五,從今以后,朕不希望再看到因為我朝廷稅收之故,害的我大漢百姓流離失所,吃不飽穿不暖。”劉辯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語氣,威聲道。
“陛下圣明!!!”
群臣同時高頌道,充滿了對劉辯的敬意。
俗話說,勇武定國,仁文安國,兩者齊全者,方可安邦定國!
而讓群臣敬畏無窮的是,這兩個方面,他們的天子,他們效忠的帝皇通通存在,并且,比以往任何帝王都要強。
“你喚何名?”劉辯將目光看向那個年輕官吏。
“回稟陛下,臣姓名,荀攸!”年輕官吏帶著強烈的敬意,回稟道。
“原來你是文若的侄兒。”劉辯眉頭一揚,帶著一抹微笑道。
“臣不敢借叔父之名逾越。”荀攸萬分恭敬道,似乎并不想因為荀彧的身份,讓百官另眼對待。
“哈哈,好,荀氏八龍,一個比一個強,既然如此,荀攸聽旨。”劉辯大笑一聲后,表情變得嚴肅,目光落在荀攸身上。
“臣恭聽圣意。”荀攸表情肅穆,跪倒在地。
“朕封你為四品大司農丞,俸祿三十石,主要負責日后對百姓稅收,統計造冊,一點不許疏漏,此任艱巨,荀愛卿可別讓朕失望!”劉辯威聲賜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