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時間眨眼過去,而在劉辯的坐鎮下,龐大的大漢帝國也平穩有序的運轉了半年,南方諸侯沒有異動,北方諸侯都恭敬臣服在劉辯的帝威之下。
同時,在募兵令發出后的一個月,投效軍旅的精壯百姓多不勝數,初步估計只怕有著五十萬之上,奈何劉辯取精不取次,只要求募兵三十萬,而在半年時間以來,隨著時間推移,在大將的訓練下,三十萬入伍士兵已然成軍,只差真正的實戰便能成就真正的殺戮士兵。
值得一提的是,得知武功之強大后,軍中每個士兵都契約了血契石,成為了永遠不會背叛劉辯的手下,也獲得了上等武功,自此,劉辯麾下所有將士都修煉了武功,當然,僅僅是半年時間,將士們不可能全部進階,凝聚內力,但在修煉武功后,比之諸侯的士兵那是強上不止一分半點,足以碾壓。
而伴隨軍強的同時,今日,秋收之季也在這一刻來臨!
特別是在劉辯主導推行新農作物的司隸三州境內,數千萬百姓都是手持鋤頭等農作工具,帶著強烈的期待在田間走動著,卻是準備收取糧食。
再看向平原一般的田間,黃燦燦的稻谷,連綿不絕,看之不盡!
“哈哈,老李你看,我這三畝田地全長滿了稻谷,如果全部收割,加起來只怕都要有六千多斤了,豐收啊,大豐收啊,天子真的是上天派來拯救我大漢黎民百姓的。”
“哈哈哈,老王你說的沒錯,天子就是上天派來拯救我等黎民的,剛開始官府推行圣帝水稻,圣帝土豆之時,我還有些不信呢,哎,畝產十五石,還有三十石,別說是我不信,只怕大家都不會信,可可是眼見為實,糧食產量竟然真的這般之高,天子天子對我等平民百姓的恩德太大了”
“對,天子之恩哪怕是死也報答不了,我們日后一定要督促兒女多多為國出力,入伍從軍報效天子,這才能對得起天子為我等百姓做的一切”
“恩,如此豐收,我等需要獻上萬民書,來表彰天子的功績”
無數百姓帶著興奮喜意收割稻谷之際,口中對劉辯的歌頌卻是沒有停止過,感激涕零自是不提,但真正表達百姓對劉辯心意的是,雜交水稻與土豆也被三州百姓給改了名字,變成了圣帝水稻,圣帝土豆。
圣帝?
當今天下何人為帝?
那不便是大漢帝皇天子,劉辯。
圣,最為尊崇的稱呼,圣帝之稱意為歌頌劉辯為天下黎民作出的貢獻,弄出了新型高產量農作物,徹底改變了大漢糧食產量低下的窘狀,將無數瀕臨餓腹之苦的百姓從生死邊緣拉了回來。
再有打壓禍亂百姓的士族,分田地,減賦稅,如此英明的帝皇,如此功勛下,如果還不能稱之為圣帝,那在百姓眼里,便沒有帝王能夠稱為圣帝了!
百姓豐收的消息在司隸三州傳播,在一段時間內,傳遍了大漢十三州,這讓諸侯得知新型農作物擁有如此高產量,紛紛暗派人馬,來到司隸三州獲取作物種子。
“什么?全都枯萎了?”
可正當他們心滿意足弄回種子回去種植,讓他們驚掉大牙的事情發生了,就在他們將種子帶出司隸三州地域的一瞬,所有種子立馬干枯了,就算少數沒有干枯,可一種入田地,便是迎到了枯萎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