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大船第一層正前方的一道巨大帷布之后,一道聲音躍然乍響,珠云便已然出現在一、二層船客的面前。
帷布很寬大,保證不管是從第一層亦或是有些露天的第二層上都看不到布后之事。但所有人都清楚那后面的人一定是長公主。對于這位當今皇上的親妹妹,盡管很喜歡拋頭露面,很多人也早就見過真顏了。但畢竟還是女子,應有的規矩是不能破的。
珠云的出現,即代表著長公主,她那一個靜字,使得原本還議論紛紛的詩船上頓時就安靜了下來。
似乎很滿意這種效果,珠云滿意般點了點頭,隨后便是一番如舊的開場白。大意也就是大家聚首于此,就是為了懷念愛國詩人屈原,現今的大乾國并不太平,隨時會面對異族的侵擾,希望大家可以將自己一身所學獻于帝王等等。
為國家斂才,這原本就是詩會的最大主題。長公主是借用這樣的文式來支持自己的國家,自己的皇兄。
一番講話之后,引得了不少的掌聲。畢竟大家能在這樣的環境一展所學,正是在長公主的大力支持下所成,所謂花花轎子人抬人不是。
“好,即然是詩會,當以詩會友,以詩量才。便由我們先行拋磚引玉便是。”進入到了正題,珠云在表示了帷布之后的長公主,這便將一幅早就寫好的詩句拿了出來,放在大廳那塊早就準備好的方桌之上。
《端午潮》
重五時節寓意長,臨街十里粽飄香、路上行人提串串,千門萬戶送安康。
清秀的字體,落款青蘭,正是長公主所書。一時間一眾文人雅士走上前來,一番的品評之后,齊聲叫好。
未見得是什么可以流傳千古的好詩,重要的合轍押韻,朗朗上口便好。有了長公主的這首端午潮之后,其它的才子們也開始各顯神通。首先就是在大梁城中頗有才名的唐陽,他獻上一首《端午粽》。
二三青葉裹米間,四角尖尖香一片。絲絲情濃纏里面,粽憶千年紀屈原。
“好。”大聲叫好之下,接著便是有著青年才子之稱的董國良,就見其來到方桌之前,大筆一揮,一首熱乎乎的《粽時思原》便即出爐。
虛度經年又端午,長惜量淺屈大夫。卻是楚王好諂媚,何必君盡汩羅湖。
喜歡國公兇猛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國公兇猛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