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監大總管嚴福,將這些奏折分成了三份,擺在乾文帝的面前。
這分成了三份,也分別代表著不同的意思和想法。
其中一份是以范師通為首彈劾忠國公沈傲破壞乾蠻邦交,要求嚴懲忠國公,以平息西蠻使者團的怒火。
一份是以太子、襄王、陸垣等人為首的折子彈劾范師通舉止失措,實為內賊的,要求將其罷官問罪,這樣的奏折也是最多。
還有一份是保舉范師通的,說范仆射所為也是逼不得已,是不想破壞了乾蠻的友情。而這些奏折數量不多,但其中一人的位置顯赫,便是當朝右仆射百里貴。
百里氏,大乾的豪族之一,主營絲綢生意,有著采桑、鍛布、成衣等一整套的體系。壟斷著整個國家七成左右的成衣生意,即便是大乾的軍裝也多由他們生產。
百里貴就出生在這樣的豪族之中,如今他的弟弟百里祥主管著家業,他入朝為官,并做到了右仆射,僅次于范師通的位置。
按說范師通出了事情,最可能頂上的人就是百里貴,可他非旦沒有落井下石,反而還保舉范師通,替其說話好,這就讓一旁的嚴福有些看不懂了。
乾文帝閉著眼睛,將百里貴的奏折連看了兩遍,心中一番的思索之后,這才慢慢的睜開了眼睛說道:“都是好算計呀,俊兒有十五歲了吧,在有幾年就可以帶冠了。”
“陛下,您是說...”嚴福是聰明人,不然也不會跟在乾文帝身邊多年了,聞聽之后也是恍然大悟,“原來如此,這考慮的還當真長遠。”
也不怪嚴福會有這般的感嘆。百里貴的女兒正是乾文帝的貴妃百里氏,共外孫正是五皇子唐俊。按著這般想法來看,百里貴也是有助外孫奪嫡之心,這才想著保全范師通。
之所以這樣做,不是百里貴與范師通達成了什么協議,而是百里貴認為現在還不是上位百官之首的時候,因為這個位置太過顯眼,是極容易被攻擊的。若是等上幾年,五皇子長的更大一些,他在站在這個位置上,兩人遙相呼應,那效果就要好上許多。
乾文帝可以很快的想到這一層,證明他的確是一個合格的君王。可正因為他才想到,才感覺到一絲的可怕。
唐俊才十五歲而已,就已經開始有人為他鋪路了,可以想見,幾年之后,將又會出現一個奪位的熱門人物。到時候太子、襄王、五皇子外加大皇子,大家都是寸步不讓,如此的內耗下去,大乾何談發展,何談強盛之道呢?
距離乾文帝想要把大乾帶向盛世之期,距離會不會越來越遠?
“為什么?難道這個皇位就真的這么好,人人都想座上來?”一聲疑問之下,乾文帝搖了搖頭,他卻是忘記當初自己年輕的時候不也是對皇位有著無限的渴求,也曾手段盡出嗎?
思緒回到當下,乾文帝將奏折通通留中,這便是不發表意見的意思。他不準備懲罰任何人,因為不管是罰誰都解決不了問題,更解決不了內耗。他需要做的是等待,讓時間來消耗大家的精力和活力,就他所知,他的心腹之患晉王的身體已然出了問題,或許可以先把他給熬死,如此一來,他就可以借此吞下四州之地,那時錢和人都有了,他將會壯大自己的力量,一一剪除那些內心并不安份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