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她回到娘家就瞧見親爹愁眉苦臉的蹲在門檻邊上,親媽更是萎靡不振,跟個幽魂似的。
娘家人這種狀態在竇眉意料之內,打從麥收錢的那一場大雨后,她就怕家里遭殃。
怕什么來什么,瞅著樣應該是沒分到多少糧食。
“這日子沒法過了。”竇老太啪啪的拍著炕沿,歪著身體唉聲嘆氣。
竇眉心疼的問:“咱家分得多少麥子,夠吃到秋收不?”
竇老太一躍而起帶著閨女去看糧食。
瞧見家里只剩下小半袋沒有脫粒的小麥后,竇眉趕忙問:“就是公糧沒交夠,咱家該得的糧食不可能只有這么一點,我找隊長去。”
就家里剩的這點小麥,饒是脫粒后連帶著麩皮一塊吃了也頂不了幾頓。
竇大爺拉住閨女,嘆了口氣說:“生產隊沒分錯。”
原來竇家兒子們結婚后都帶著媳婦分家另起爐灶。
這回幾個兒子隸屬的生產隊都因那場大雨遭了殃,先交國家的,再是集體的,最后才是自己的。
能交夠公糧已經謝天謝地了,到大伙手里的糧食品質差,數量還不夠。
眼看兒子和孫子們餓得嗷嗷叫,老兩口趕緊把省下的口糧和糧食分給各個兒子,剩下的糧食壓根就不夠吃。
這年代時髦不給祖國添麻煩,饒是有想申請救濟糧的生產隊都靜觀其變,等著哪一個生產隊當出頭鳥。
竇眉問:“咱家生產隊交夠三百二十斤沒?”
320斤糧食是底線,國家保證農民全年口糧必須不低于320斤,少于這個數就有返銷補助,也就是返銷糧。
竇大爺也搖搖頭,哪個生產隊都追求高標準的完成任務,誰都往高產量上報,連返銷糧都沒有指望了。
瞅著爸媽愁眉不展的模樣,竇眉也不忍心再責怪,再說爸媽做得也沒有錯,哥哥弟弟們可都是老竇家的香火。
想到自己好歹一日兩頓能夠吃飽,親爸親媽卻可憐兮兮的挨餓,竇眉心如刀絞。
她咬咬牙,“爸,媽,我回家看能不能討點糧食。”
老兩口眼神頓時亮了,拉著閨女的手一頓夸,光是‘孝順’兩個字就來來回回的說了無數遍。
回家的時候竇眉卻有點后悔夸了海口,不僅僅是家里糧食她做不了主,還因為老太太已經提前打過了預防針。
麥收后的缺糧戶不少,而誰家都有幾個遠遠近近的親戚,沒糧食就得借,怎么著都得挨到秋收之后。
石頭村前進生產隊大豐收早就出了名,也成了缺糧戶借糧的首個對象。
聶家老太太跟家里人早早打好了預防針。
家里人男人遇到借糧的,就把鍋甩給女人們,說是女人們當的家。
媳婦們遇到借糧的,就把鍋甩給當婆婆的,就說做不了主。
至于老太太活成了人精,瞅人三秒鐘就能看出來是不是來借糧的,溜得比誰都快。
就連家里年紀最小的芽芽一聽人家問老太太去哪了,都知道搖搖頭說不知道,盡管奶奶就在屋里盤腿坐著呢。
老聶家打得一手好太極,家里的糧食一粒都沒被借走,而且在其他戶跟親戚黑臉紅臉,甚至結仇結怨之后在屯里還保持著較好的人緣。
沒辦法,大伙連人都見不著,壓根找不到開口的機會啊。
喜歡七零年代:天降福寶種田忙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七零年代:天降福寶種田忙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