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爾也會提一提田淑珍和竇眉那一房,笑她們分家分得早了。
后山,蔣文英把一碗精挑細選的野豬肉放在聶二牛的衣冠冢前。
聶二牛葬在了北大荒,家里收拾了幾件他的舊物立了個墓。
蔣文英抹著淚說::“你走的頭幾年我還后怕,怕你找不到回家的路,這下可好了,一回來就有房子住,高興吧。
野豬肉都吃上了,挺好的,你在下面不用擔心我們母子幾個,海生大了,能幫我不少忙,衛平讀書不行,但干活能耐,至于超勇像皮猴子,那孩子最像你....”
蔣文英一把拉過芽芽。
“這是咱兩的閨女,叫芽芽,小紅子要在比她還大好幾歲,今兒你們認識認識,往后也得保佑她。”
讓芽芽跟著喊了幾聲,蔣文英才把野豬肉又收回籃子里,帶著芽芽往回走。
走一半碰見拿根樹枝的妯娌田淑珍。
打從分家之后,三房媳婦沒了糧食沖突,關系比以往好得不是一點半點,再加上因為能吃上肉也是因為蔣文英,田淑珍臉上一直掛著和煦的笑容。
兩人嘮了磕,田淑珍趕著給親閨女掏屎,就沒接著往下聊。
以前肚子里沒油水,誰家上廁所半透屙不出來都得拿瓦片或者樹枝搗鼓,聶互助貪吃吃壞了肚子,正在家里自留地里哼哼唧唧呢。
母女兩有說有笑的剛到家門口就碰見了要去挑水的兄弟兩。
“海生,衛平,也幫我們家挑一擔吧。”
竇眉奔出屋來說,隔著墻喊
不用兒子開腔,蔣文英問:
“力爭上游不在家?”
“在啊,那不是海生和衛平順路么。”
蔣文英揚聲喊:
“力爭啊,上游啊,你們媽有事交代。”
兩少年前后奔出屋問咋了。
蔣文英說:“喊你們挑水呢,正好海生和衛平也一塊,你們順路一塊去。”
力爭上游應了,兄弟兩雙雙去提扁擔水桶。
竇眉趕緊沖出屋接過,“日頭還曬呢,都去屋里呆著,媽去挑。”
兩兄弟向來聽話,真的松了手。
力爭說:“媽,那你需要挑水就喊。”
竇眉欣慰的說:“知道了,去屋里呆著吧。”
兒子們走后,竇眉敲了敲腰肢,提著水桶出了門,心情頗為哀怨。
芽芽問力爭上游,“哥哥,你們不去幫嬸子挑水?”
力爭還是很喜歡這外來的小堂妹的,笑著說:“我媽說了不用。”
芽芽搖搖頭:“挑水很累的,嬸子是心疼你們”
兄弟兩對看了眼,力爭訕訕說:“反正媽要累的話會和我們說的。”
正好聶大牛興沖沖的帶著個男人走進院子里,一進屋就喊媳婦兒。
芽芽說:“嬸嬸去挑水了。”
聶大牛問兒子們,“咋不幫你媽去?”
兩個兒子爭先恐后的說:“媽不讓。”
那這就沒辦法了,聶大牛把人朝家里迎。
來人看芽芽可愛,掏了幾顆水果糖給她。
芽芽不接,背著手先看蔣文英,等蔣文英點了頭才接過去,甜甜的說:“謝謝叔叔。”
蔣文英看來客眼熟,好一會想起這人姓蕭,是蹲點干部。
蹲點干部都是鎮子里乃至縣里頭的普通干職工,因為根正苗紅被抽到各個村里蹲點,由著村里安排住在老鄉家里,吃住都是一塊的。
蹲點干部白天一塊勞動,晚上給老鄉們上課,這一位還是縣里文化館的呢。
能在鎮里吃公家飯已經很了不起,在縣城里更能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