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目露欣慰,雖然不是親生的,但這娃對英子好啊,便笑著說:“也好,雞生的第一顆蛋有營養,就給英子留著吧。”
甭管這只雞是不是生的第一顆蛋,反正在老聶家生的,就是第一顆。
聶三牛也來了興致,要給元寶安一個新家,在自家灶房里找了幾根用得上的木條,又溜達著去大房那灶里找,小孩子像跟屁蟲一樣跟在他身后。
找遍了幾個灶房里的柴火堆,收拾出來一小捧木條。
聶三牛動手能力強,不用釘子就能把木條做成榫卯結構,新雞籠地板架高而微微向前傾斜,一旦雞下蛋了就會順勢滾到籠子前面,避免被元寶自己吃了。
田淑珍起初看得津津有味,后來覺得頗沒勁,這算分的什么家。
積極有什么用,那是人家的雞,生的雞蛋也沒你的份!
等到知道臟兮兮的閨女是因為幫忙挖了蚯蚓之后,田淑珍更氣了,但她忍住沒發作。
最近她也想通了,分家后大伙還在一個院子里生活著,得掙一口氣,不能隨隨便便打孩子讓人笑話。
田淑珍忍住了沒有打聶互助,隔天發現傻閨女到處找蚯蚓喂元寶之后也沒發作,不過等蔣文英回來后,自留地也分完了,有一天聶互助還是挨打了。
打從田淑珍知道那傻憨憨這些天都在二房家里自留地掘蚯蚓,干得又賣力,相當于給蔣文英家的自留地翻了一下土。
聶互助被打得嗷嗷叫,像小旋風沖進來的人讓田淑珍措手不及。
“三伯娘,你別打她”芽芽張開雙手護在聶互助面前。
聶互助哭得把鼻涕吃進了嘴里,她哭得腦袋都發蒙了,忘記了跟親媽一個陣營,邊哭邊跟芽芽手拉手跨出門檻,去了老太太那屋。
田淑珍迷茫的舉著柴火棍,她是漏掉了哪一個環節,以至于兩個小姑娘建立起了友誼。
元寶從來的第一天就開始下蛋,擱到現在卻沒攢下多少。
雞蛋寶貴,別人家都是攢下了偷偷去換東西,家里有人過生日或者生病了才能吃,就算一時用不上也要屯著,保不齊什么時候哪家辦喜事還能拿雞蛋隨禮。
但老聶家的雞蛋都拿來吃。
蔣文英屯著,每四天剛好四個雞蛋,孩子們四天可以喝一次雞蛋水。
趕集那天剛好湊夠了四天。
天蒙蒙亮的時候,蔣文英給幾個孩子做的榛子飯。
這飯也不難做,清水燒開以后撒幾把榛子面,加半碗豌豆面,再撒一把鹽就完事。
豌豆面容易發脹,煮好后看著很稠。
蔣文英敲了顆剛下,還溫熱的雞蛋,澆了兩勺滾開的米湯,放了一點黃砂糖。
剛下的雞蛋營養好少細菌,所以這碗是芽芽的,剩下的三碗做起來也很快,連蛋殼都碾碎了給雞吃,一點也不浪費。
天還沒亮,點煤油燈是不可能的,大伙摸著黑吃飯。
要換的糧食已經全在板車上,聶海生讓芽芽坐到板車上,讓她靠著麻袋,又給她裹了一件衣服。
大黃搖著尾巴跟上了。
頭一回趕集的芽芽精神抖擻,平時看了無數遍的景色已然很入她的眼。
怕她吃風感冒,聶海生不讓芽芽多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