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內心深處篤定芽芽是個福娃。
特別是種灰灰菜的那塊旱地,以前老聶家怎么折騰種的作物都不成型,可是打從芽芽種綠豆以后,那綠豆苗一片片的越長越旺盛。
她想芽芽給老聶家多帶點福氣,私底下從嘴里省下來幾口雞蛋,這樣芽芽偶爾一星期還能吃到兩個雞蛋。
路過的知青每回瞧見芽芽帶著草帽,靠著大黃專心致志的剝雞蛋,小手一點一點剝得很仔細,剝下來的蛋殼放回兜兜里。
知青有時候打趣她,要她分雞蛋,每一次都能看到芽芽很豪爽的舉手分食。
玩熟了之后,知青們傍晚下工回來就愛繞路,看看芽芽在不在,并偶爾就雞蛋的事表示羨慕。
他們在城里,每個月有半斤雞蛋供應,到鄉下后跟老鄉同吃同住,就是有錢有票,也不一定能吃上雞蛋。
芽芽看著這些哥哥姐姐,豪爽的表示明天她可以帶多一點來給大家。
然后在大家驚喜的目光中篤定的接上一句:“要錢的”
知青們表示,只要她能夠把雞蛋給拿來,付錢不是問題。
她們家的雞蛋都放在米缸里保存,芽芽跟知青還算半青不熟的關系,怕人家騙小孩,特意讓二哥聶衛平跟著去。
然后,她壓根沒注意到,其實帶去的也是個小孩..
為了讓雞蛋漂亮點,芽芽還特意給雞蛋們洗了個澡,仔仔細細擦得亮亮的。
地里只來了一男一女兩個年輕的知青,低聲問:“帶來了嗎?”
芽芽從左右鼓鼓的兜里各挑出一個雞蛋,剩下的在聶衛平那里。
“怎么只有五個?”知青問,他們這個知青點一共有八個人呢。
芽芽攤手:“我跟哥哥只能拿得了那么多啊。”
兩個知青錢都帶來了,故意問芽芽,“我們給你多少錢啊?”
聶衛平緊張,他不讀書,不會算數。
芽芽在家算過一次,特意跑道李家問了李岳山,價錢早就背得滾瓜爛熟。
“四毛錢”
“怎么就要四毛錢了?一個五分錢,也才兩毛五。”
芽芽就掰著指頭給知青算,先照例夸了下自家的雞,每天都有吃蚯蚓,并且反問知青,在石頭村見過天天能吃上蚯蚓的母雞嗎?
知青們表示,人家家里的雞吃不吃蚯蚓,他們也不知道啊。
芽芽繼續說:“我們家的雞吃得比別家好,生的蛋比別家有營養,就得賣得比別家貴一點,而且我請我二哥來了,他要不跟來,能撿好多綠肥交給隊上呢,隊上能給工分的,得把我二哥辛苦費,我走來也好累的啦...”
說著,芽芽還誠懇的敲了敲小短腿。
知青們私底下也不是頭一回跟老鄉偷買雞蛋,每斤比供銷社收購價要貴三四毛錢,農家人才愿意冒險賣。
起初還以為芽芽的價錢是大人教的,聽小孩自己的一套理論后覺得挺有意思,故意逗她。
“可是四毛錢還是貴的啊。”
“不貴不貴,其中有一個是雙蛋黃。”
怕人家不肯要雙蛋黃,芽芽只拿了一個,叉著小腰肢放話:“要不是雙蛋黃,來我家找我。”
女知青捏了捏芽芽的小臉蛋,付了四毛錢,告訴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