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城又不是什么大事情,李敬修打小在城里長大,覺得城里還不如鄉下好玩呢。
王老師在上頭發作業本,讓學生們從今天開始寫日記。
小孩都沒寫過日記,一臉茫然的
“寫日記就是把你每天發生的事情記下來,在學校,家里的都可以。”
他沒也跟孩子講寫日記的好處,反正講了也是會忘的,只是讓孩子們知道有這么一件事,要開始,而且最好是天天做。
外頭的鐵片剛敲第一下,兩小只已經收拾好了書包,敲第二下的時候蠢蠢欲動,等第三下的時候人已經竄了出去。
孩子對新鮮事情還是抱著好奇心的,揣著筆記本興匆匆的下課了。
聶家人多熱鬧,李敬修照例是往那跑的,就是回家放個書包。
劉秀珠夫妻兩剛聽見開門的響聲,只見兒子放下書包后毫不留戀的帶著作業本跑了,對親爸媽沒有半分的留戀,仿佛家里就是個短暫停留的客棧。
到家后,兩孩子熟門熟路的找到茶缸子一頓灌,然后把椅子拖到院子里,就著還沒下山的亮光寫作業。
老聶家只有一張吃飯的桌子,屋里頭不亮堂,寫字費力。
兩人蹲在地上,作業本攤在椅子上冥思苦想,半天憋不出一句話來。
葛寶泉揣著作業本也來了,身后跟著葛天放媳婦。
看到芽芽和李敬修一放學就做作業,葛家媳婦老高興,把兒子朝里頭推,“跟同學一塊做作業,等會媽喊你吃飯!”
對于幺子,她都要愁死了。
那么多年過去了,她自己也有察覺,寶泉不僅僅是體弱,而且智力確實不太好,按別人說閑話的意思是傻大個。
小時候抱著吃飯,也不敢動,也不敢說話,就靜靜的看大人吃飯,想起他了就給兩口菜,忘了孩子就靜靜的看他們吃。
傻得讓人憂愁!
葛家媳婦能夠堵住別人的閑話,卻怕兒子越長大越傻,今年剛好蔣文英家的孩子也去上學,她就一道讓葛寶泉跟著去,也少挨欺負。
李敬修和芽芽都喜歡帶葛寶泉玩。
他們覺得葛寶泉很有個性。
雖然每個家長都叨叨要保護好課本,但只有葛天放把所有的書用麻繩捆扎起來,每天就拎著來學校,到學校也不解開,放學后依舊原樣拎回去,開學到現在,書本還像新的一樣,大伙給他取了個不解捆的外號。
葛寶泉也樂意在這里呆著,沒椅子了就坐在地上,把作業本攤開。
合作互助一臉熱氣的跑進來,剛才他們盡情的玩了一通。
憋了那么久一個字都沒有憋出來,還不如去玩呢,認真寫作業的三個人都覺得虧了。
聶海生中秋放假也回來了,包括假期能夠在家里呆三天,他瞅著天色還早就準備進一趟山。
秋天一到,每天都有社員進山弄山貨,他們進的都是淺山區,沒什么大型野獸。
芽芽鬧著要去,而且理由很充分。
她們要寫日記呢。
被打敗的聶海生無奈的領著兩個小孩出了門。
葛天放沒有動,依舊專心空白的作業本,雖然腦袋空空卻還是絞盡腦汁汁提著筆。
入秋了,松樹依舊蒼翠,平時活絡的樹藤卻凋零了不少,山里陽光很足,空氣很清新。
芽芽跟李敬修故意踩著枯樹枝玩,聽著噼里啪啦的斷裂聲就很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