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志剛和薛愛蓮也不多說,茶缸子一放,連招待所都沒打算去就下了現場。
全省就一輛菲亞特162p,俗稱小土豆車,還是波蘭貨,拉著兩個地質學家下鄉。
到了目的地,夫妻兩自帶的小鏟子鏟了塊土層,再一摸就知道是因為地下水和地下有軟弱土層導致的塌方。
“換河道吧。”薛愛蓮拍拍土。
去四周勘查的翟志剛回來了,夫妻兩對視了一眼。
薛愛蓮說,“組織些人,一下午就能弄好。”
一同趕著去的干事瞪圓了眼,開什么玩笑,河道是換就能換的?而且還一個下午就能弄好。
“你先別急著反對,我們不需要工具,跟上來,我們去看一個地方,到時候你就懂了。”
翟志剛剛才四周溜達了一圈,在不遠處找到了一個很大的坑。
夫妻兩都覺得,如果能把河流的水先引到這個大坑里,至少到春天雨季來臨之前,是不怕下雨淹村的。
干事們決定先看看這兩個地質學家打算怎么做,萬一有效果呢。
一行人走到了那個大坑周圍,隨行干事還是沒辦法把治水和坑聯系到一起,于是問:“那你們打算怎么把雨水存到這個坑里,畢竟也有距離。”
翟志剛做了個挖渠道的手勢,夫妻兩會心一笑。
大伙回過神來,也想明白了,兩個地質學家是打算開挖一段新的斷河道,把水先引到大坑里。
雖然保守是能頂上兩三天,但這個坑十分深,恐怕還能再久一點。
現在先防患于未然,之后是開挖下河,還是再挖一條河道的時間都有了,剛好不是雨季,時間很富余。
一同來的干事明白了,其中一個就打算去下游幾個村子,喊村民帶點工具上來,多叫一點人,晚飯前一定能挖好。
就因為上頭來人,石頭村這兩天都在打掃。
比如哪家的墻頭塌了一直沒有搶修,生產隊就上門去游說游說,幾個村民運點泥回來,攪合攪合湊合糊上。
其實也沒有什么可以打掃的,也就是糊糊墻頭,填好泥坑,把自家的雞看好別亂飛到外頭啄食,也就差不多了。
晚飯后打掃路邊的雜草,用鋤頭連草帶根也一起除掉。漆黑的夜晚需要人照明。小孩子當玩似的負責將曬干的麻桿(剝下青麻后的光桿)作火把,給大人們照明。除掉的草和草根堆成一堆,再用稀泥封成一堆,待腐爛后就成了肥料,總之一點都沒浪費。
城里干事先找到生產隊長,
葛天放也不含糊,趕緊呼上村里的男壯力,帶上家伙就朝河道那邊跑。
大伙熱熱鬧鬧經過公社小學。
下課間隙,學生們都在操場上瘋玩,圍著哇哇哭的王勝意。
一分鐘之前,芽芽跟小伙伴玩朝天上丟石頭,她丟了好幾次都沒事,有樣學樣的王勝意一丟腦殼就被砸了個洞。
王勝意跑去找老師,說手流血了,被帶去洗了手,王老師一瞧才發現后背全是血,扒拉了頭發才知道頭皮處起了一個大包,忙把人送回家里去。
其他學生沒得玩的了,梗長了脖子看拿著工具的村民。
小孩都愛湊熱鬧,正好又放學了,成群結隊的跟在隊伍后面。
翟志剛在人來之前已經用樹枝和石頭畫了挖掘渠道的示意圖。
剛才夫妻兩覺得,這個大坑作為臨時的蓄水池有點浪費,于是又改進了一下,打算把大坑做唯蓄水池的同時,以后還能作為灌地的儲水池,雨量豐富的時候還能排洪泄洪。
工作的時候,薛愛蓮一直注意坐在石頭上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