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比如晚清的慈禧太后為了追求健康長壽,經常食用一種用精白面和茯苓粉制成的“茯苓餅”。因為茯苓餅既有清香之味,又有祛病延年的功效,故成為清王朝宮廷里的名店,她決定回家進山看看,能不能挖點茯苓回來,二哥給做茯苓餅吃。
總之芽芽找的醫書都是結合點小案例,可以當故事書看,里頭又有治病案例和理論的書,唯一一本正經一點的就是《中醫學》,她打算排到最后,等到明年再看。
還有一本農業常識書本,里頭還有作物施肥法,肯定是能用得上的拉。
李敬修找得心力交瘁,收購站的書可是論噸來計算,他就是找一天一夜也不一定能夠找到心頭好。
以前親爸說喜歡地質學的不多,現在看來沒說謊,找不見啊。
芽芽隨手摸出了本《五藏山經》,按照介紹說,這是華國最早的地質書,里頭書中記載為礦物八十九種,其中有金屬礦、非金屬礦和各種怪石、各色堊土等。對礦物的三百多處產地作了記載。
然后一翻開,李敬修也看不懂。
芽芽了然的把手搭在好朋友肩膀上,剛才她也有看不懂的書,只能怪他們太小了,認的字還不夠多。
但憑著那一句:是華國最早的地質書,李敬修還是決定買下來,回去供著也行
李岳山回來時聽說賣了十幾塊還挺詫異,再一聽兩孩子從被人騙到把反騙回去就挺樂。
醫學他在行,先去瞧了芽芽挑的書,把那本中醫學抽了出去,這是專業醫生看的書,以芽芽的年紀還太早,另外幾本帶點小故事的倒是可以留下。
何況他現在已經在循序漸進的給芽芽灌輸醫學知識,可以說等到孩子十歲以后肯定有了點醫學功底,哪怕以后不做醫生都夠用。
至于兒子,他無能為力。
地質學啥的,他半天說不出一個屁,啥也不懂啊。
反正兒子挑了一本老式的初中地理,一本文言文的《五藏山經》,隨便看著唄。
兩孩子也才知道,原來看不懂的拗口文字,叫文言文。
芽芽安慰他,“薛阿姨就是地質學家,回頭我給她寫信,讓她給你寄書來。”
李敬修心里頭才好過點,叮囑小朋友千萬別忘了。
兩人已經塑料,鐵定,瓶蓋,牙膏盒,瓶子,電線,還有鐵皮,破箱子啥的都是能賣錢的,而且塑料,橡膠底鞋還能賣不少錢,但燈泡,網兜,還有些七零八碎的東西,也確實是不收的。
回去的路上兩人還計劃,回去再收一兩個月的破爛,再繼續來掙錢。
回家以后,芽芽就把買回來的書放在床尾,這樣想看的時候翻身起來就能拿到,不想看書還能踮腳。
秋收一到,學校再一放假,各生產隊人山人海,等到類死人不償命的秋收末尾,老聶家的孩子們就齊齊出動,去撅人家落在田埂里不要的土豆和地瓜。
二房五個孩子,三房兩個孩子,七個孩子一塊出動,一天之內撅回來的數目很客觀。
被丟在地里讓人撿的土豆和地瓜都是個頭太小,要不就是漏掉了,但后者可能性不大,可是每一次孩子們去撿回來的土豆和地瓜都不小。
不跟已經收上去,品相好的作物比,但至少跟不要的土豆地瓜比,他們找回來的個頭真的要大一點,以至于家長每回驗收都得問一句,是不是誤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