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管得嚴,私底下就有交錢要雞的做法,給了錢,揣回的雞生的蛋都歸自己家,到期了才把雞送回去。
大公雞除了老聶家的人誰都啄
剛剛帶回來的時候,連老聶家都不放過,后來被芽芽揪著羽毛教訓了好幾次,叛逆的大公雞好多了,對衣食父母尊重了點。
但臣服其他人是不可能的,哪怕是去踩種,坐擁雞王國中的三宮后院。
于是大公雞被借走之后,芽芽時不時的會過去看看,一人一雞蹲著叨叨。
“反抗是沒有用的,我都得聽媽的話呢。”
大公雞咯咯了兩聲,離湊過來的母雞遠了一點,賣身的雞生,實在是太慘淡了。
看完大公雞的芽芽正好碰見了朝家里走的葛天放。
“芽芽丫”
“葛叔啊!”
兩人都察覺到對方異于尋常的熱情。
芽芽是在尋思,葛叔要上家里,是因為之前換綠豆苗的事嗎?要不就是把大公雞往外借種的事?除了這兩件事,她們家最近都很老實啊。
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是因為這兩件事,那估摸著不是好事,于是她就更熱情了。
等進了家,芽芽知道自己想錯了。
“英子,以前二牛覺悟高,那是為了祖國犧牲,你們是夫妻兩,我尋思多養一頭豬給你們帶頭,我放心!”
此時,大伙正站在豬圈旁,看小白呵斥呵斥的吃豬食。
小白就是之前的白毛豬,在整個老聶家精心呵護下,現在肉眼可見的長得壯實了,連葛天放都忍不住問了句題外話,跟老聶家的人取取經,他們家的那頭豬倒沒什么,就是沒老聶家看得喜慶敦實。
但老聶家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有得吃的時候,豬草、蘿卜菜、紅薯騰、土豆葉、南瓜葉等,再加上一些玉米糠一天三頓喂的。
冬天最冷的那一段時間,家里沒余糧,只能喂草。每天晚上只用上湯水抓上把麥麩讓豬喝喝,但豬就是長得好。
老聶家的意思就是:我們隨便養養的,都靠豬自己努力。
好好像種綠豆和黃姜,一樣的種植,老聶家的就是比別家的長得壯,不長蟲,產量還高,十分省心。
葛天放只好把話題又轉移到養豬上,現在上面最新指示,有能力的多養,一戶養一只到三只還是行的。
公社瞧見石頭村都是一戶一只,覺得社員積極性不高。
冤枉兩個字,葛天放都說累了。
要比努力奉獻的精神,誰能比得過石頭村啊。
不過甭說別人家,就是自家媳婦都不敢多養,剛才出門前還要鬧。
按照葛家媳婦的說法,那就是葛天放你這烏龜王八蛋,霍霍自家算了,還想霍霍我的好姐妹,英子。
但葛天放還是義無反顧的來了老聶家,畢竟聶二牛的光輝事跡在那里。
老太太第一個不答應,每頓都是喂一大桶,其實營養不夠,豬吃得多但長得慢,一般都得養一年都沒瞧見多少肉,今年又是第一次養,誰知道年末能不能養得好,她家不做冤大頭。
葛天放連口水都沒有喝上就老太太冷臉逼退。
門檻邊上,芽芽說:“我覺得,兩頭豬,我們家也是能養得起的。”
葛天放揣著手,“是啊是啊,到時候賣給食品站,我保證一斤能賣到六毛到八毛,只要你們夠稱。”
一旁的小紅子可不敢樂觀,才開春,還不知道老天爺今年賞不賞臉呢,要是不賞臉的話,到年末都不知道豬能不能夠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