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今天罵人了,爸你要是得空了就給媽托個夢,讓她有氣也不要生氣,我們是多乖的小孩啊,而且發脾氣傷肝,劃不來的。”
蔣文英:“....”
聶超勇:“妹,沒用的,爸肯定幫媳婦不幫你,奶奶都說了,以前爺爺在的時候,都是揍兒子給媳婦出氣的。”
蔣文英:“....”
拜墳后的拔絲山藥蔣文英沒讓吃,而是放在櫥柜里,隔天一早打算熱一熱,可是聶衛平說沒聽說過熱這玩意,大伙是當冰棍吃的。
當蔣文英說要跟聶衛平一塊進城了,數雙筷子齊齊停了下來。
種田很忙的,而且大部分時間靠走,來回幾個小時就沒了,也只有在年末的時候才會頻繁的進幾次城。
“我去一趟供銷社看看毯子多少錢,順帶摸清楚飼料在哪里買,開春養豬養雞都用得著。”
‘唰’的,一干孩子冷汗往外冒。
膽子最小的小紅子已經藏不住事了。
“媽,買飼料我去就行”聶海生說,輪了一把弟弟。
芽芽了然,“媽,以后讓四哥買。”
聶超勇這時候才知道親哥掄自己一下是什么意思,忙點頭。
那還有毯子呢,蔣文英是不會聽幾個小屁孩的。
她把小紅子跟芽芽都叫上,到時候看看有沒有喜歡的布料,男孩子做什么衣裳都是穿,女孩子就不一樣了,總該要好看的。
留下兩個兒子,母女三跟聶衛平到了城里,也不用跟,打發了兒子后,蔣文英帶著兩個閨女興沖沖的先去供銷社的鞋帽組。
家里每一年輪流做衣裳,除非是遇到大事。
每一年,薛愛蓮都會給芽芽寄衣服,都是成品衣服,從裁剪到布料都沒得說,布料款式都是鎮子上瞧不見的。
孩子大了,也不能像以前一樣雨露均沾,各個都能往身上添置點新的,一年到頭的布票和棉票就是夠一個孩子的,頂多在多一件單衣。
今年本應該到小紅子做衣服,但聶海生考上了大學,家里打算先緊著他,但蔣文英還是要給閨女扯點棉布做一件貼身衣服。
供銷社衣帽組大排長龍,蔣文英站好隊就拍拍前面,“大姐,啥事那么多人。”
“供銷社新進了一批轉內銷的成品褲,不用布票。”
不用布票,還有成品褲,有那么好事?
母女三人聽完后樂了,蔣文英瞭望遠處柜臺:
“咱們家今年也掙了點小錢,不要布票的話看能不能一人給你們整一身。”
二三十個人排著隊,大伙也都耐性子,看著柜臺的卡其布,大伙相信只要堅持排隊,什么都會有的。
蔣文英排隊的時候,芽芽跟小紅子跑去賣毛毯的柜臺。
這些毛毯一看就很厚實,一問價錢,一條37塊起!
芽芽:“大姐,你看著我的眼睛,再說一遍,一條多少錢?”
人家擲地有聲的:“一條三十七!”
姐妹兩面面相覷,剛才還說要一人一身衣裳呢,就這價錢,還不知道能不能買完毛毯。
蔣文英在呼喊兩閨女。
喜歡七零年代:天降福寶種田忙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七零年代:天降福寶種田忙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