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小弟坑坑洼洼的臉比剛來時肉眼可見的修復了極多,現在至少遠遠看上去,除了皮膚眼色還沒有徹底協調,已經看不出被重度燙傷過。
芽芽在自己本子上寫下,“人造皮膚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防止水分流失,促進傷口愈合,并無感染。”
但幾個實驗者里頭,也只有王家小弟的效果最好。
很多人都同時猜到了。
時間,還有年紀!
年紀小,各項身體機能恢復快那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燙傷燒傷的傷口按照受傷時間分布,分別是燙傷燒傷時立刻植入,效果最好,其次是一年之內。
燙傷燒傷等待的時間越久,疤痕沉積以及肉芽越嚴重,效果就越差。
屋外頭的王勝意等得心焦,終于瞧見弟弟之后眼睛瞪圓了瞧。
真的,再站遠點,他都瞧不見弟弟臉上的傷了。
一片喜氣洋洋中,芽芽抱著筆記本沉思。
傍晚大伙又端著飯碗開了一個會議,食堂大廚掄著勺子時不時的進屋來看哪個碗里空了,給加點菜啥的。
一代人造皮膚同樣又真皮層和表皮層,能夠和原有的皮膚長在一塊,但是經過試驗后至少有極點。
第一,一代人造皮膚和自體皮膚還有點差異,主要表現在溫度,觸感,還有人做表情時帶動皮膚的細微變化。
第二,第二還是效果問題,恢復情況最好的王家小弟,徹底長好還得半年時間,而哪些陳年疤痕,時間更久,效果更差。
“我覺得吧,二代人造皮膚依舊能分為兩層,要想辦法做得更薄一點,外層就是傳感器,能不能用硅橡膠制作,再用液態金屬來填充”
在M國,六十年代就有醫用的硅橡膠。
芽芽虛空抓了抓,“這樣就能夠改善皮膚的拉伸程度。”
她舉了個例子,就好像七老八十的人去拉皮,皺紋是沒了,但拉了皮之后沒法做過多的表情,自己的方案就是改善了這一缺陷。
端著碗的人內心一連串的長見識了,居然還能朝那一方面想。
又有個醫生吐出一塊雞骨頭,“還得設定皮膚形狀以及生長面積,一次至少得二十厘米。”
“膠原,硫酸軟骨素怎么樣,應該能夠達到這個目的。”
忽然,芽芽不說話了。
討論得熱烈的現場漸漸的安靜下來,大伙看著眉頭緊鎖的芽芽。
一代人造皮膚的研發,沒有芽芽還真沒那么快成功。
并不是說她的醫術有多么多么的高明,而是那要命的命中率以及想象力。
一種真正投入使用的藥都要經過成千上萬次試驗,尋找最合適的即將,最佳的狀態,芽芽對‘度’的把令人咋舌。
還有,她往往提出來的試驗材料,雖然還沒有經過研究,但多半是可行的。
就相當于她隨便蒙了一下,結果就是對的。
大伙放緩了呼吸,在看到芽芽眉頭一皺一松時,心也提到了嗓子眼。
嵌在牙齒里的肉末,總算是挑出來了..芽芽莫名其妙的看著所有人。
“干哈。”
除非是研究進行到關鍵時刻,大部分時間,大伙還是準時下班,各回各家,老婆孩子熱炕頭的。
除去值班的醫生護士,其他人開完會后陸陸續續的回家了。
下著小雨,芽芽探頭朝天看了幾眼,盤算這雨恐怕沒那么快完。
她正想縮回衛生所,樹下的王勝意喊她。
天已經黑了,要不是他出聲,還真發現不了。
“不用太感動,我是學雷鋒。”王勝意笑著搖了搖手里的破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