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修幫忙調整了紗巾,笑得很柔和,“好看,怎么戴都好看,”
瞧見小司機的車了,芽芽舉手招呼,邁腿就跑過去會和。
東安市場人多,地又不平,李敬修緊跟其后幫人盯著點。
王勝意這才大膽的觀賞芽芽的新頭巾。
“小姑娘戴著真水靈。”攤子老板道。
王勝意‘嗯’了聲,,半響后又不好意思的扭過頭去。
和平西餐廳和東南角游藝廳不到營業的時間就沒去,小司機舉著三根冰糖葫蘆來接他們,臨出門時李家奶奶給的錢。
他買了三個口味,山里紅的、加大海棠的、還有一種帶豆沙的。
“帶豆沙的最好吃”小司機說。
王勝意本來要拿豆沙的手換了個方向,轉而要山里紅。
“喜歡哪一種?”李敬修問。
芽芽要吃大海棠,李敬修取下來給她,自己拿了最后一根豆沙。
小司機勸繞路走,前面副食店都是人吶。
芽芽像打了雞血一樣揚頭。
小司機笑了,前面沒熱鬧看,都是買瓜子的。
京都人有事沒事都愛磕瓜子,閑暇的時候從褲兜里掏出來一把。
五六十年代的時候,京都開始每個家庭都有個副食本,上頭標明了人口數來限量購買,到年末拿舊的去換新的,如果副食本丟了,那一年副食定量也就沒了。
副食本上,花生每人半斤、瓜子兒每人三兩,所以平時根本就見不著,都是過年才能吃得到。
改革開放以后,取消了瓜子啦,花生等副食的限制,現在瓜子隨便吃!
芽芽立刻失去了興趣,瓜子在她們那不是稀罕玩意,農家人都自己烘焙的,吃起來老香了。
等到百貨商店,三個人的冰糖葫蘆已經換著吃完了。
小司機停好車跟三人一塊,李老爺子今天交代,就跟著李敬修,他就當是放假一日游。
大柵欄一眼望去有一家民國風,外頭裝修挺豪華的新新服裝店,三人還費了點力氣才擠進去。
隨口選中的一條襯衫三十塊錢,踩腳褲彈力的二十,沒有彈力的十二。
按照售貨員的說法是賊好賣,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
“你的毛衣真好看。”售貨員夸芽芽。
“我媽織的!”
那會供銷社剛上一批新毛衣,蔣文英一問也覺得貴了,正巧那時已經跟劉秀珠學了織毛衣,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天天到供銷社蹲點記花色,記針法,織了兩條一模一樣的,她跟小紅子都有一條。
溜達了一圈,芽芽捂著口袋出來了,按照蔣文英一貫的說法,堅決不做敗家娘們。
小司機打趣她,“就不買一身新衣服上學去?不是還得去研究員么?”
芽芽扭頭看李敬修,眼神詢問咋的司機大哥知道得那么清楚。
喜歡七零年代:天降福寶種田忙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七零年代:天降福寶種田忙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