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天一早,芽芽上學,跟女孩子們討論著,好多人都穿小背心了.
聽說她下午要去干活,同學們面露同情.
芽芽不是本地人,沒有糧油證,生活一定很艱苦.
不少同學表示干的是什么活,他們也可以去捧場.
工廠啥的肯定不可能,多半是擺個小攤子賣東西吧.
當聽見芽芽去了京都醫院急診科的時候,大伙還沒怎么反應過來,只是覺得事情難辦,畢竟這行業,這科室,他們想幫襯有點難.
下午放學,芽芽背著書包就跑去乘電汽車.
檢票很慢,因為有的學生沒錢,會自己自己拿拓紙、彩筆等拓月票花兒、印章。
還有那種使用過期月票的乘客,每次被發現后,都會按照當時的車票使用辦法,給與罰款.
芽芽隨便站的隊碰上了個老售票員,因為各種月票的底板顏色不一樣,她過一眼就能看出來是職工月票,還是學生月票,檢票的速度非常快.
芽芽要買月票.
職工月票五塊錢,得在單位買,車站只能換購,還得拿單位的介紹信,現場主要賣學生的月票.
這年頭月票價格有浮動,今年學生月票售價為3.5元,一張月票相當于一個二級工人工資的1/10,以前一般人買不起,現在情況好多了。
職工月票的底板是淺藍色,學生月票底板鮮紅的紅色.“每一張月票卡都帶有毛主席語錄,不同的月票種類語錄內容不同。當時的學生月票印的語錄,多與教育和知識有關,職工月票印的語錄就是和為人民服務有關。”
交了照片和錢,芽芽拿到自己的月票.
不遠處,大黃眼巴巴的看著,瞧見人成功買了月票還擠上了車,這才擺擺尾巴朝車站外溜達走去.
急診科給芽芽安排了個小桌子,靠著窗.
護士站領的一盆文竹,外科給的凳子,內科給的凳子,骨科給的’婦女能頂半邊天’的插畫,工位弄得有模有樣.
芽芽到了急診科后凳子都還沒坐熱就被喊著去外勤.
這年頭的急救號碼是5局5678和5809,打從五十年代就開始用到現在。
急診科里一護士一手接電話、一手拿筆,飛快地記下患者地址后,朝外喊一嗓子。
兩輛國產的西北牌急救車就在院子外停著。
帶他的醫生面熟,那天被熊孩子氣得手兒抖時見過,姓柯。
柯醫生還解釋了一下“我們科室剛成立,目前只有有一個主任醫生,一個副主任醫生,普通醫生會比較忙,每天幾乎得有兩個值班人員。”
芽芽表示理解,隨口問了一嘴急診科有幾個普通醫生。
“急診科一共三個醫生,五個護士”
芽芽反手指著自己,聽見了殘酷的答案
“沒錯,只有你一個普通醫生”
還是個沒編制的。
一上車,柯醫生遞給芽芽一個銅鈴,解釋說警報器壞了,喇叭還經常是個啞巴,但總不能因為喇叭壞了就換車吧,人工自助也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