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覺得,這條件確實艱苦,
“還不止的,買不起藥的也有很多,像促紅細胞生成素多貴,還有各種各樣的藥,我們的病人都是拿便宜的阿斯匹林、心痛定,碳酸鈣替代,有時候找不著碳酸鈣,就拿以論斤賣的工業用碳酸鈣。”
烏老問,“就沒有失敗過?”
做血透的時候需要在體外建立血管通道,透析液需要精確配置模擬人體內環境,拋開土辦法設備限制,感染,空氣栓塞,透析液膿毒,甘素劑量都很考驗人。
就是京都現在的醫療條件,也發生國血透病人感染丙肝事件。
芽芽搖搖頭,“挺好的。”
只有一次開始透析的時候,患者感覺針眼疼,再一瞧管子里的血液變了色,不過大伙很快意識到這是碰見了透析液濃度異常所導致的溶血癥。
“應該是把A、B透析液的濃度搞混了,最后我們停止透析,更換了透析液。”
沉默的眾人再一次認為,芽芽連帶著那一整個衛生所,窮是真的窮,運氣好,也是真的好!
芽芽回到急診室的時候,自己桌子上放著兩個酸梨,還有兩個蘋果。
柯醫生說:“腎內科給的水果,還說患者體征平穩,腎內科給的水果,你又給幫什么。”
冬天水果緊俏,京都能吃得起的也就只有凍柿子,或者拿蘿卜當水果吃。
芽芽敷衍的解釋了下,揣著兩個酸梨,炯炯有神。
看懂了她意思的護士長猶豫說:“不好吧,會有人告狀的吧。”
芽芽吸溜著口水,“煮酸梨味道不大。”
柯醫生站了起來,其他人想到等會的美食,咽了咽口水。
急診科單獨一個院子,柯醫生手腳麻利,不一會就生起暖暖的煤球爐子上煮酸梨,濃郁的酸梨特有的香味,隨著騰騰的熱氣,散布得滿屋子都是。
酸梨味道確實不大,但老主任透過二樓瞧見了急診科在院子里開小灶,報到了老院長那。
烏院長瞅著面前的酸梨湯,集合了芽芽今兒的表現,選擇了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等酸梨煮好了,加上白糖,每人一小碗,喝湯吃梨。
這年頭,一整個冬天吃不上水果都正常,能喝上酸梨水夠高興好一會了。
“芽芽,你可撿了個大便宜了,咱們院里會配置透析液的今兒都不在,讓你有機會在大人物面前表現了一把。”柯醫生吸溜口水說。
芽芽想了想,“烏老頭?”
柯醫生神秘一笑,擺擺手:“二院派來的人,是他們醫院的賈主任。”
芽芽瞅著柯醫生裝出來的高深莫測的臉,很配合的搖搖頭。
柯醫生就喜歡這么捧場的人,拉著椅子靠近了,“他爸可是京都省急診科的創始人之一,而且是創始人里頭最能說上話的那一位。
人家可是醫學世家,祖上給天子看過病,那可是御醫,聽說現在年紀大了,退居二線黯然養老,擔任京都衛生高干醫療保健工作小組負責人。”
芽芽吃驚了一會,但也僅僅只是吃驚而已,并不做往深處想的念頭。
但事情發展恰好就是朝著那方面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