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清早,李敬修陪劉秀珠到附近的小診所消毒時還要再捎帶上一個芽芽,還是同一個醫生。
李敬修:昨天是我媽,今天是她。
醫生問:“那貓是同一只?”
看人點頭,醫生嚴肅道:“那貓欠教育”
李敬修犀利說:“她們兩個人也沒有教育好”
都說了不要跟野性的貓玩,偏不聽,非要玩,兩人一貓都欠教育!
上學前芽芽要回自己那四合院拿點書,又讓薛愛蓮帶逮著了,在‘這孩子怎么的又受傷’的叨叨中出了門。
下午學校下課,人家放學她上班。
一到骨科科室就讓譚昌明支去給個耳背的患者解釋病情。
芽芽扯著嗓子反復喊著用藥辦法,老大爺年紀大了也不知道聽進去多少,表情木訥,遲遲才有點反應。
一旁的譚昌明叨咕一聲‘這不是有老年癡呆吧’
到芽芽都口干舌燥了,打算去接杯水繼續,老大爺看她起身,忽然顫巍巍的從包里拿出一張紅色折紙,放在桌子上慢吞吞的說:“醫生啊,謝謝您啊,講得真好,我老伴說給你們添麻煩了,讓我帶著。”
患者走了,譚昌明滿意的瞧著芽芽,他就說嘛,女人就適合干這種溝通類的工作,技術性就該是男人的。
芽芽展開折紙,是一張好看的窗花,她小心翼翼的夾在本子里。
姚副主任一進來,譚昌明立刻堆上了笑容,恭喜道:“主任,剛才報社來人說啥了?”
姚副主任坐下,笑瞇瞇的說:“四院聯合報社想做做他們醫院骨科的宣傳,報社想弄大一點,邀請咱們醫院骨科一起弄個版面,到時候是頭版。”
四院骨科最出名,但跟其他同水平的醫院比,接診量一直都不怎么樣。
問題就出在名字上,四跟死同音了,患者覺得不吉利。
可是名字也不是想改就能改,再說這個理由不好打報告啊,于是就想劍走偏鋒,上報紙宣傳宣傳、
譚昌明一聽,一個馬屁立刻拍了過去,“恭喜主任,這都要上報紙了,那您的履歷我給您整出來一份?”
姚主任笑得不顯山露水的,問大伙,“咱們科室宣傳什么比較好。”
譚昌明略加思索,“您覺得腰椎類的病癥怎么樣?要讓大眾都聽得懂的,大伙才愿意看嘛。”
姚副主任滿眼寫著滿意,不外乎他喜歡譚昌明,這人說話永遠到他心坎里。
一滿意,就動了帶人一塊上報紙的念頭。
還是老問題,多帶一個人,人手就不夠了。
科室一個主任,一個副主任,兩個主治醫師,一個住院醫師而已,現在頂多多了個芽芽。
報社采訪那天是周日,姚主任的意思是,譚昌明要是能協調好當天值班情況,就一起去吧。
譚昌明算是骨科科室里重點培養的對象,本人也心高氣傲,能上報紙的機會當然不會錯過。
科室人本來就少,那一天除去手術的,確實來不了的,他就把主意打到了芽芽身上,讓人周日頂自己的班。
如果出診醫生臨時有事,會喊同級別或是高級別醫生代診,這是符合規定的。
雖然芽芽是輪崗,但只要有上級醫生在,也是可以看診的。
芽芽愣了下,她早就請好假了,周日要送王勝意上火車呢。
譚昌明態度堅決,“已經安排好了,你的事就先放一放”
芽芽笑了,道“那我手里頭還有事,要是那天能忙完就頂,忙不完咱們另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