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超勇外出,回來瞧見路邊有賣對蝦和黃花魚。
還不到大量上市的時候,價錢還有點貴,但想給幺妹香個嘴,聶超勇還是挑了點。
京都距離海岸比較遠,吃點海鮮比較費勁,多是凍貨。
尋常的凍貨倒也不貴,比如一級刀魚八九毛錢一斤,都是飯館在要,尋常人家一來不頓頓吃,二來也不追求吃那么貴的。
用白菜絲熗鍋兒的熱湯面,再來一盤爆腌大白菜就著窩窩頭吃,一家子能吃飽就阿彌陀佛了,哪有那么多講究。
買到新鮮對蝦,聶超勇心里挺美。
回到四合院才想起來不知道幺妹今兒是去學校,去研究所,還是去醫院,于是去電話亭朝醫院打了個電話。
他不知道芽芽已經輪科室,還是一個電話打到急診科。
急診科主任剛好要去開會,對電話里客客氣氣的青年說道,今兒芽芽要來的話,等會會上就能見著。
外科差點開天窗的事按規矩來得開個說明會,被借調的科室負責人也得出場。
骨科那邊是姚副主任來了,坐在那捧著個茶缸子喝熱茶。
急診科主任選擇坐在姚副主任身邊。
昨天外科差點開天窗的事跟急診科沒關系,要是有關系也該是受到表揚的待遇,他選擇低調的坐在更邊緣外的骨科副主任身邊,順道打個盹。
他也沒想到,院書記一落座,率先開炮的居然是姚副主任。
“昨天那件事只能證明外科現在超負荷運轉,不知道的還以為咱們醫院現在沒人了呢。”
普外科老主任不慌不忙的,“沒有的事,外科各項工作井然有序,不存在超負荷運轉的情況,不知道姚副主任從哪里得來的結論。”
姚副主任輕哼了一句:“有眼睛的人都能看,聽說你們昨天多收了十幾個手術病人,這十幾個人積壓在病房內,極其影響外科的正常運轉,雖然只是件意外,但確實暴露了普外科當下運行不暢的弱點。”
老主任怔了下,干脆利索說:“不存在堵塞情況,昨天入院的患者,除去兩臺住院需要超過一周的,剩下的普遍三到四天就能夠出院,已經妥善處理了、”
擱這瞎說呢,姚副主任呵呵一笑:“不可能,你們拿什么讓患者三天出院?”他看向院領導,“這次事件是一個警示,我認為為了杜絕這種情況,應該設立普外二科,重新組個班子。”
他看著老主任,一鼓作氣的接著往下說:“你領導的團隊診治肝膽胰脾疾病及普外科常見病、多發病、急腹癥為主,這不是挺好的,我建議普外科管轄區域一定要細化”
在座的明白了,都明白了。
這位姚副主任最開始其實是外科出身。
而現在骨科的黃主任,也就是發明了關節鏡的那一位名聲在外,而且極其醉心醫學,壓根就不愿意往上升,愿意抱著個主任的頭銜一輩子,這就意味著姚副主任可能干一輩子,頭上都得頂個副字。
這年頭誰不是一個職業干到進棺材,壓根就沒有跳槽的想法。
估摸著人想要另找出路,比如普外科一旦細分,那不還得有個領導班子么,以他目前水準,一旦普外科能細分科,撈個主任坐坐還是能期待的。
老主任也知道,未來普外科細是大趨勢,不過不是在這種被人挖坑跳的情況,不服氣說:“姚副主任了解得不夠全面啊,每一臺手術都有記錄,恢復情況也都每天登記,你們科室那聶芽芽,多虧了有他幫忙,昨天那十幾個患者,大多能在一周內出院、”
看熱鬧許久的急診科主任插了句話,“這倒是,她的小切口開腹技術是吧,患者平均恢復確實快到兩到三天。”
老主任看向院領導。“分設可是可以慢慢來,不急,那聶芽芽不正在輪調么,干脆就到外科來吧,一個人就能解決的事情,不用在多花那么多人力物力的。”
姚副主任差點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