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讓英雄流血又流淚,姚副主任鄭重其事的說;“我們會全力以赴”
說是這么說,但怎么來還得組織科室討論。
外科,骨科,神經科的都來人了,商討治療方案。
神經科的人表示,現在最重要的目標是恢復手的功能性,修復血管,肌腱還有手背的神經,功能區和感覺去的神經要重建。
“拿,放,握的動作靠的是小神經和小血管,應該以修復本體為主”
外科嘆了口氣,“工程量太大了,完全修復幾乎不可能”
手周圍分布著很豐富的小血管和細微的神經。
留給他們討論的時間并不多,長期缺血會增加手術難度,最好再四個小時內進行。
烏老頭也來了。
外科建議轉到四院去,每個醫院都有專業的王牌醫生和科室,患者現在的情況,他倒是只有有幾個能做好的。
他給烏老解釋:“我們目的是要保證患者的治療效果,四院剛好有人能做,我建議轉院”
烏老頭還以為外科怕擔責任,趁著臉不說話。
骨科的姚副主任顯然想得通透多了,人家是見義勇為,相當于送來了一個英雄,從醫生的角度上來看是有有一百分的人選就不找九十九分的,普通市民可不這么看啊。
到時候報紙上提一筆轉院不好看。
“還是在咱們醫院做,也是醫院的榮耀,去別的醫院算什么話”
烏老發話了,“人一定得救,最好在咱們醫院救,需要誰幫忙就說”
也有人提議了,“要不把人請到這里來做?”
老主任搖頭,“再打電話聯絡,人家要是在手術,總不能半路跑過來,到時候就錯過了最佳手術時間,要不就直接過去”
外科老主任認真說:“我知道你們怎么想的,但這時候要以患者的生命健康為重,我們是醫生,責任就是救人!”
姚副主任淡淡說:“我沒說我要親自做,聶芽芽的縫合技術一向好,可以他來。”
說出來這番話是需要勇氣的,一個主任承認自己不如別人,這是需要強大的內心的。
譚昌明立刻站了起來,“我去找她”
他一路小跑到婦產科,沒瞧見人又朝病房跑。
芽芽正在查房,剛出生的孩子一身的疹子,把家屬嚇壞了。
“你們家有人容易過敏?”
產婦點頭,“我”
“那就是遺傳給孩子了,可以不處理。”芽芽瞧了眼神色擔憂又自責的產婦,又道:“如果要處理的話,開爐甘石洗劑家就好”
正說著話,產婦的婆家提著飯來了。
一瞧見孩子滿身的疹子驚呆了,剛才還沒有的啊,趕緊拉著芽芽一通問。
芽芽云淡風輕的說:“熱的,一會就沒事了”
產婦感激朝芽芽點點頭。
家婆正是對大胖孫子喜愛的時候,要知道孩子出疹子遺傳了她,坐月子就少不了嘮叨了。
瞧這邊都差不多了,譚昌明急吼吼的拉著芽芽就走。
他邊走邊說患者的情況,末了問:“你覺得怎么樣?”
芽芽說:“能治”
譚昌明有點興奮,這樣患者就不用轉院了!
在京都醫院做的,那就是京都醫院的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