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出問題的女醫生并不是不行,相反的身為一個女醫生,她在本地手外科手術里占有一席之地。
她常年研究縫合的技巧和方法,想盡一切辦法了解國外最先進的縫合手法。
了解得過多以后,她并沒有創造屬于自己的新術士。
在山海經就已經有了最早的外科器皿砭針,華佗時期已經有了較為成熟的外科手術條件,圍巾南北朝還有整容手術。
在她看來,縫合并不是一味的追求高級的手術方法,最古樸基礎的手法反而更值得研究。
而接替主刀的芽芽縫合的手法,恰好就和她的理念不謀而合。
不太受到教科書限制的縫合手法,卻縫合得極其漂亮,沒有高級的手法,卻能把二次損傷降到最忌。
技術之外,還有可遇不可求的第六感,也就是醫生們篤定的運氣加成。
在場的人只有一個想法,這是天生該吃醫生這一碗飯的人才。
縫合結束后,大伙都松了一口氣,患者糾結開口,“我還是不能上手術臺。”
主刀抹了把汗,“多虧這位小同志,手術很漂亮,我收回剛才的話。”
烏老頭就在外頭,瞧見大家喜滋滋的出來后就猜到了幾分。
芽芽幫了大忙,醫院醫生當然不吝嗇夸獎,什么小天才,未來小神醫等等。
那名醫生也感激的瞧著芽芽。
回去的路上,烏老頭一直跟那名醫生說話,總是時不時點到芽芽在京都醫院的表現,還有幾次出彩的手術經歷。
芽芽跟人久了就嗅出一點故意而為之的感覺來,也不好當場發問,直到送回人的住處。
返回居住招待所的路上,芽芽才有機會開口詢問。
烏老問李乾城,“剛才手術都看清楚了?復述一片給我聽聽”
李乾城冷汗直下,那些專業術語他也不懂,就只能像是說書一樣巴拉巴拉的說了很多,末了道:“教授,我實在就只能說這些了。”
其實他也就抓住拉一點重點,大致就是醫生的手受了傷,恢復如初的概率很小,然后手術途中還出了損傷,在大家無計可施的時候芽芽接了手,完美的完成了手術,而且讓醫生往后能夠再次站在手術臺上。
烏老頭點點頭,“很不錯,回頭就這么說”
李乾城怔了怔,“跟誰說?”
烏老:“你們跟翁老頭那十幾個學生不挺好的么。”
芽芽等大了眼睛,一想到自己人去宣傳她的手術,臉不由得紅了起來。
烏老道:“如果你小有才華又懂得如何去拓展它,你就會成名了,出名要趁早,也不要覺得不好意思,今天受傷的剛好是個醫生,是宣傳你最好的推手,既然上天給了你別人沒有的氣運,那就是該得的福報。
人為什么要出名,出名是名利雙收的好事,如果你是大家嘴里的名人,被人所熟知,被經常提起,那么以后無論你到哪里都能吃得開,同行會忌憚你,外行人擁護你。”
芽芽點點頭,“出名后,我還能掙很多的錢。”
烏老頭頓了頓,“沒錯”
本來他都打算點到為此,又忍不住說,“不過內心的副足更困難,因為要得到內心的副足,首先你就要放下成名的執念,不能執著于人的奉承,好評而活,你太年輕,也是進步最快的時候,要紉針打磨自己,提高自己。”
芽芽認真點了點:“謝謝教授”
李乾城一直在聽,他是真的羨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