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醫生也實話實說
患者年紀太大,大出血,還有其他基礎病癥
動手術不一定能活,活了也不能生活自理,目前那狀態一看就是高血壓很長時間了,反正植物人就是躺著的受罪,照顧的也受罪。
還得考慮下家庭經濟條件,要想治立刻上手術臺,加上后期理療,費用可不低。
芽芽給打了強心針,但患者反應不大。
家屬那邊的動靜她也有留意,實習生沒說錯就沒插手。
那頭家屬問:“醫生,那按照你們的經驗,他是手術好,還是不手術好”
沒等實習生回答,芽芽摘下聽診器插了句嘴,“手術治療比保守治療生存希望大,利害關系都已經講清楚了,家屬自己考慮。”
芽芽當主治醫生時沒少掉這種坑。
明面上瞧著似是患者家屬對病情不了解,實際上人家聽明白了,就等著醫生說一句‘治療意義不大,不用接著治療。”
家屬瞧著挺不滿意。
趁著小林讓家屬到外頭等著別耽誤醫生治療的空隙,實習生才問:“咱們這樣是不是太無情”
一旁的喬娜理著手里的病人不咸不淡說:“那可是一條命,他自個的家人,真想救不管患者啥情況都會救,花多少錢都愿意,用盡一切辦法能挽回多少都行,吊著條命也愿意,不會問醫生要不要救”
芽芽低著頭忙活,接著說:“要真對病情不了解,該問的也是手術后大幾率咋樣,那這咱已經說得很清楚,再解釋也是那些話,”
醫生要敢開口說‘沒治了,活著沒什么意思’回頭人沒了,家屬來一句‘那是醫生說的,不是家屬的意思。’
人家要上門鬧騰,那可咋整。
外頭的人商量了一圈,還是那個男的帶頭進來,支支吾吾的說:“不動手術”
說完狼狽的看著地面。
醫生倒是見多了,既然不動手術就簽資料下遺囑,一切都有流程可以遵循。
這會患者明顯呼吸表淺,心率加快,血壓明顯升高。
芽芽跟家屬說清楚:
“低氧呼吸的表現都是從輕度缺氧的心悸、血壓升高、注意力不集中到中度呼吸困難、明顯發紺、心率增快、出冷汗、頭痛。
再到呼吸表淺、節律不規則或減慢等一系列情況,直至呼吸心跳停止,你爸照著發展最后一步就是停止呼吸。
能處理的辦法就是上呼吸機幫著喘氣,但也維持不了多長時間,有的患者能堅持個十幾二十分鐘,有的患者能堅持上幾天,但患者比較受罪,他年紀太大。”
這會家屬七嘴八舌,“上上上,趕緊上呼吸機。”
實習生瞪圓了眼睛,這手術都不做了,人腦袋瓜那么多的血肯定活不了,你上呼吸機,到時候心臟復蘇給患者增加痛苦,那是想啥呢。
呼吸機其實是個籠統的概念,根據呼吸輸送規則還得分控制式的機械通氣,輔助式的機械通氣,間歇指令性通氣等等。
目前這這種自主呼吸淺弱的要采用CMV,也就是控制式機械通氣。
就是患者吸氣時間由機器設定,設置1秒就是1秒,設置2秒就是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