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還沒做完呢,患者醒了。
畢竟年紀小,清醒以后精神容易緊張,抓著麻醉醫生的手緊緊不愿意放。
麻醉醫生跟人嘮了好一會磕,聊工作聊生活,聊興趣跟愛好效果都不大。
副手忙忙的給病人屈膝,屈腳踝,以松弛肌腱。
專業骨科醫生,屈膝和屈腳踝的感覺很到位
手術已經接近了后半段。
“10號線。”
芽芽又要了一根線,從肌腱斷面垂直進針到遠離斷面約1cm處穿出后橫行穿過肌腱到對側,再垂直進針從斷面出針,這才說:
“我們醫院某個科室的護士要訂婚了,還跟別的男人來往密切”芽芽也不抬頭,問:“你聽嗎?”
不止患者,連帶其他醫護默默的點了點頭。
這種好,越聽越精神。
結束腱鞘的縫合,副手不斷用鹽水數次沖洗創口處。
歷時四小時,兩根神經、十一根肌腱全部吻合完畢,每到這時候是主刀醫生最松懈的時候。
副手還記著之前芽芽之前準確預估了跟腱撕裂最嚴重的位置,趁著縫合皮膚時問了一遍。
芽芽也沒有故弄玄虛。
之前會議討論的時候她沒明白體操員的訓練強度還有訓練項目。
但是按理說,每個運動員都應該有自己的運動習慣,所以在手術之前跑了一趟體操隊。
今兒這位體操運動員的招牌動作是直腿碰撞式起跳技術,本來屈膝緩沖的機會就特別少,以踝關節爆發性蹬腿完成為主,瞬時力特別大。
經常轉體后著地接著起跳,反轉后著地接著起跳,高空完成多周空翻加轉體再落地等動作。
體操隊的教練說過,這個患者總是因為落地歪斜導致一只腳先著地。
從醫生角度上看,就等于是壓力集中在著地一只腳,那一只腳發生跟腱斷裂的風險很大。
而事實證明,跟腱斷的就是經常著地的那一只腳。
既然是招牌動作,那不出事沒問題,一旦出事,撕裂的程度不會小。
“之前體檢給不少運動員做了推拿,沒少摸他們的腳,也能估摸出牽拉的力量。”
芽芽這輩子頭一回見那么多的腳丫子,下意識抬手聞了聞,回過神來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副手注意到她的小動作,倒也沒有戳破。
之前覺得挺神奇的事聽了解釋以后倒也說得通,都做到副主任了,有這點預判確實不奇怪。
之后還有手術機會的話,他也樂意再搭一臺。
“我三哥結婚,過幾天我得請假回去”提起家里的喜事,芽芽的眼神亮得像燈泡。
她尋思著運動中心離自己單元和家都挺遠,與其之后再跑一趟不如今兒趕趟跟于主任打聲招呼,結果人不在。
回家時,聶超勇正在打電話。
過幾天他們要回老家,得趕在回去之前把天棚搭起來,否則回來整個院子都是灰不說,估摸著花花草草都得曬死。
現在能做天棚的人越來越少,棚鋪多轉入建筑公司席棚科,老工人們也多轉為架子工或其他建筑工種。
往年給他們家做天棚的人今年也不做了,也不知能不能找到。
聶超勇點了泡在瓷盆里的早熟桃,示意已經泡涼快了,讓妹妹去吃。
電話接通了,聶超勇問人家還接不接搭天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