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哈雷彗星在近日點時,冰凍物質升華氣化,在太陽風的壓力下,延長的彗尾所形成的物質流而產生的推送力,使之“土星號”居然提速到了第四宇宙速度。
地面指揮部是隨時與放飛的“土星號”飛船保持著聯系,得知出現了反常狀況,請求宇宙飛船上的宇航員向地球上的指揮部作如實的匯報,以便確切掌握“土星號”在星際空間中穿梭時的具體情況。
華為把這一任務交給了米娜,而自己在掌握著“土星號”,借用哈雷彗星處于最近日點形成長長的彗尾,作延伸時所形成的氣流,在快速移動的過程中產生的一種推力,把“土星號”提速到了每秒達到了120千米的驚人速度。
當穿行到一定時空距離之后,必須要對宇宙飛船進行減速,不然的話,“土星號”就會亳無止境的穿梭下去,將漂流到一個不知什么地方去?
作為人類發射升空的飛行器,不但要出色地完成它對宇宙探索的每一次科研活動,而且還要保證能安全的返回地球。
此時的“土星號”在星際空間的穿行速度,已經達到了每秒120千米的第四宇宙速度,的確是一飛而逝,以風馳電掣而奔向木星。
除了米娜之外,其他的四雙眼睛在目不轉睛的注視著,大屏上出現的天幕和上面變化的星空背景,一直在向后面快速的退卻而去。
戴維爾的腦袋兩邊各偏了一下,做著匯報:“'土星號'飛船,現在是朝著火星的方向飛去。”
阿拉斯伯接上話:“火星離地球,最近距離只有5500萬千米。”
“必須要兩年多兩個月才出現一次。”
“最遠的可有4億公里。‘土星號‘以現在的這個速度,什么時間會從火星的上空掠過。”
作為老師的戴維爾做著解答:“以第一宇宙速度,試圖掙脫地球引力發射出去的飛行器,選擇地球與火星之間比較近的距離,大約需要七個月的時間便能抵達火星。”
“第一宇宙速度,只是人造衛星在太空中圍繞著地球運動的速度,還沒有掙脫地球的引力。”阿拉斯伯像是糾正似的說著。
“對。第一宇宙速度只能脫離地表,還沒有完全掙脫地球的引力約束,只有第二宇宙速度,才是脫離地球引力約束的逃逸速度。”戴維爾作進一步闡釋道。
“第二宇宙速度為11、2千米/秒,第四宇宙速度約110千米-120千米/秒,大約是第二宇宙速度的10倍。按照第二宇宙速度以7個月的時間可以抵達火星來計算,現在的‘土星號‘以高出11、2公里/秒10倍的速度,這個速度飛抵火星,只需要約二十一個地球日就夠了。”一個助手在老師跟前班門弄斧了。
“只需要二十一天,就到達了火星,阿拉斯伯的口算,是絕對不會出差錯的。”戴維爾是鼓勵的話。
“已經過了兩天的時間,還要等十九或者二十天,才能近距離的看到紅色的火星。”華為說上話了。
戴維爾偏過面來試著問道:“博士,按原計劃,'土星號'飛船將在火星上腳陸,補充能源和我們所需要的食物。”
華為慷慨激昂的答道:“'土星號'上藏的食物,能為我們吃上七八年的時間,上面攜帶的能源,能推動宇宙飛船穿梭四億公里,以現在‘土星號'的飛行速度比以前提高了十倍,按照這個速度,以攜帶的燃料能穿行四十億公里,這個數字,已經夠已飛出太陽系了。”
“那我們能否追上,已經在宇宙空間中漂流了幾百億公里的旅行者1號嗎?”阿拉斯伯興趣地問道。
戴維爾接上話:“以‘土星號'飛船現在的速度,比旅行者1號的穿梭速度要高出近10倍,當然可以追得上它。可我們的計劃是土星,而不是去追趕旅行者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