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我游走他國。為的就是尋找一些有趣的故事。將其編撰成冊,還望老丈不吝賜教啊!”
老者聽到這里,上下打量了唐風一眼,隨后說道:
“沒想到你竟然還是個文人!既然如此,那老朽就跟你說一說我們大夫的事情吧!”
“來來來!這邊來,這邊來……”
唐風將那老丈引到了一旁不遠處的一個攤位上,點了一點東西后,這才讓老人開始說起來。
“后生啊!這說起來呢,我們這的叔梁紇大夫可謂是大好人啊!為官清廉,這些年一來,幫助我們這些百姓良多啊!
老朽記得,當年老朽還年輕,那個時候這里還不是叔梁紇大夫的管轄之地,那個時候,這里的百姓活的很苦啊!
之道有一天,叔梁紇大夫被派到了這里,當叔梁紇大夫來到這里后,對我們很好,有事情呢,也幫我解決。
其實這塊匾額呢,我們一開始的時候,也是十分的疑惑與不解。
直到有一天,我們這里有人就忍不住了,直接問起了這件事情。
自從那次以后,我們才了解到,原來叔梁紇大夫是宋國人。因為要避避宋國戰亂逃到我們魯國這的陬邑定居。
魯王知道其才華,所以便將他的官職為陬邑大夫,負責管理我們這里。
不過,你是不知道啊,這叔梁紇的正妻,足足給他生了九個女兒啊!
可是呢,叔梁紇大夫這一脈呢,就剩他一個了,一直都想要一個男孩,來繼承自己的家業。
所以,便有了再納妾的想法,正巧的是,他的小妾,竟然有了,并且生下了一個男孩,所以這納妾的想法便擱置了下來。
這件事情可算是把叔梁紇給高興壞了,竟然請我們這里的百姓吃了一頓大餐。
然而,好景沒多長,這叔梁紇大夫發現他這兒子竟然是個先天跛子。
這一下可就使得他有些不喜了,于是,納妾的想法又來了。
于是叔梁紇大夫便請求納顏氏女兒為妾。而顏氏呢有三個女兒。
在這三個女兒之中,只有小女兒顏徵在愿嫁叔梁紇。
可是顏徵在時年不滿二十歲,而叔梁紇已經六十六歲,年齡相差懸殊,兩人為婚于禮不合。
但是,叔梁紇大夫的為人,使得他在我們這里威望很好,而顏家見到這種情況,也就同意了。
但是,這畢竟于禮不合啊!沒辦法,他們就只能住到了那尼山之上。
這不,還沒有多久,那顏家小女便有了身孕,一開始他們住在那尼山之上還可以。
可是隨著顏家小女的肚子越來越大,最后他們只能回到了這孔府之中居住。
這不,聽說這幾天那顏家小女就要生了,真希望叔梁紇大夫能夠得償所愿吶!”
唐風聽到這話以后,心中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隨后說道:
“真是沒想到啊!你們這里竟然還發生了這種事情,真是有趣。
不過,老丈您說那顏家小女近日就要生了!”
老者點了點頭,笑著說道:
“是啊!是啊!孔府之中早都傳出消息來了,就連那穩婆都給接到府中去了。”
唐風聽了這話以后,心中有了一個猜測。心中呢喃道:
“這里是齊魯之地,再加上一個孔府,雖然這里叫做陬邑,但估計是古時候名字。后世應該是換了一個名字。
不過嗎,這里既然有一個尼山,那估計就八九不離十了。
孔姓人家,再加上尼山,應該就是那孔仲尼出生的地方了。
嘖嘖嘖!真是沒想到啊!在這里竟然看到了孔仲尼的出生,這還真是運氣啊!
堂堂儒家一脈的創始之人,后世的文人代表,被尊稱為: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大成至圣先師”。
甚至在晚年,還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
其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講究有教無類因材施教!
還曾帶領部分弟子周游列國十四年,晚年更是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等經典。
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編纂成了論語。
被后世的書生奉為儒家的經典。
甚至在后世統治者尊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師、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
可以說是文道一脈的大家啊!比之道家老子,佛家的釋迦摩尼都不差分毫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