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吳伯建還和她說起了,文寶齋此時的情況。
原來喜歡那位大家的畫作的人很多,再加上文寶齋開了這么多年了,祖祖輩輩的傳下來,已經積累了大批的老客戶。在得知文寶齋得了這位大家的真跡后,這些老客戶便紛涌而至,都快將文寶齋的門檻給踩破了。
擔心留在店里的父親,會經不住那些客人的軟磨硬泡,從而將那副真跡賣出去,因此,吳伯建才會這么著急的來找她。
但偏偏剛上撞上她出去了,也不知道該去哪里找,只能守株待兔。
正當他想要放棄時,房婕又趕巧回來,因此才會有那一幕發生。
當房婕趕到文寶齋門口時,才發現,情況真的如吳伯建所說的那樣,店里很多的人,甚至都出現擁擠了,進出全靠擠。
哪怕是這樣,也還是有人不斷從他們身邊走過,進了店門,然后強行擠了進去。
不過好在,因為吳伯建的身份,所以她不用去擠,跟在對方身后,由對方帶著,直接就去了文寶齋的后門,然后就成功的進了后院。
進了后院后,房婕這才發現,文寶齋并不小。
前面人擠人的地方,是文寶齋的正門,也是鋪面,所有的交易一般都會在那里談。
而后門這邊,則是文寶齋的院子,庫房,以及專門招呼特殊客人的地方。
房婕剛打量了幾眼,旁邊的吳伯建突然出聲道:“不好意思啊,第一次來,就帶你走后門,不過你也看到了,實屬無奈之舉。”
對于這種問題,房婕倒是沒有那么看重:“沒關系,我不介意。”
“走,我爸這會兒應該在里面招待客人。”說著,吳伯建就帶著她往招待特殊客人的里堂走去。
兩人走進里堂,房婕一眼便看到了坐在主位上,和吳伯建有幾分相像的老爺子。
老爺子的身旁,則圍了幾個人,那幾個人圍成了一個圈,正小聲議論著什么。
也因為那幾人的緣故,吳伯建沒有立刻帶她過去,而是小聲的和她說著里面那幾人的身份。
一如房婕所料的那般,這幾個人之所以能夠在這里,而不是在前面的鋪子里人擠人,身份還是有些特殊的。
同樣,這些人身上都有著一個特點——特別有錢,或者是在京都有一定的地位和身份。
譬如在這個堂屋里,最有錢的人,是一個年紀看起來沒比她大多少的男人,名叫趙有財。
趙有財大概一米七五左右的身高,相貌倒是也還過得去,據說家里是世代做生意的,所以祖祖輩輩積累了一筆不小的財富。
“不過,他自己家里的那些什么生意不感興趣,就對這些古董之類的東西感興趣。”
聽著吳伯建的介紹,房婕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接著,他又依次給她介紹了其余的幾個人。
其中有兩個是專門做倒賣的,低價從這里收,然后自己找客戶,高價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