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此世李閥有承乾相助實力,起家之地河東未失,而關中更比原著中平定的要早,這兩地在承乾的梳理下,發展農業、商業與工業,為李世民在洛陽地區的征戰提供源源不斷的援助。
而巴蜀之地先因獨尊堡被滅,在承乾所主持的滲透計劃,被步步蠶食,后因宋缺之死也使得宋閥收縮蜀中勢力,徹底放棄了對蜀中的控制,用于鎮壓嶺南的夷人叛亂。
也致使此天府之地被李閥徹底掌控。
再加上之前承乾打通西域,收回河西走廊,收流民擴邊于河套之地。更是在武尊畢玄與鐵鷹曲傲死后,多次攻入突厥境內,削弱突厥戰爭潛力的同時,達到練兵的目的。
至此李閥雖無佛門援助,也已成強秦橫掃天下之勢力,可以碾壓一眾諸侯。
更因厲工大肆打擊佛門及從屬勢力,導致佛門大衰,使得李淵與承乾直接對佛教采取本應李世民時期才有的抑制政策。
啟用李淵在做隋朝地方太守時結識的,任命他為太史令。
以傅奕請求滅佛為開端,采用他提倡的儒家思想的忠孝和道家思想的清凈無為來達到鞏固政權的目的同時,開始規范佛教的相關的規章制度,使其無法再有干涉國家政權的能力。
并在李元吉的建議下,開始在統治的各地建設私塾,提倡諸子百家經典學說,明顯是引入魔門勢力為支持。
這也使得洛陽的王世充雖有寇仲的少帥軍的助陣,先后擊敗了李密與宇文化及,寇仲更是親手斬殺了宇文化及,為這段恩怨劃上句號。
但仍不是得到充足支援的李世民的對手,之后雖得河北竇建德的助陣,但仍被打節節敗退,又因宇文閥與城內獨孤閥的投靠,使得洛陽失守,王世充被滅,竇建德被擒。
而支援而來的李元吉也因此斬殺被俘的竇建德等人,與控制寇仲結下仇怨。
之后寇仲帶著少帥軍一路南逃,幸得宋閥新任閥主宋師道和江淮杜伏威的援助,使得其能穩住陣腳,形成南北對持的局面。
佛門因高手盡失,佛兵不是被厲工逼得還俗的還俗,收編的收編,根本沒有起到任何幫助。
因此,就算是厲工在與令東來的道魔大戰之中失利而死,佛門也因根基被斷,而無法與已經經過厲工統合,體制教義完備,實力保存完整地魔門對抗。
梵清慧心里清楚,佛門想要翻盤,機會并不是沒有,但也是微乎其微,唯有厲工在與令東來戰敗而死后,李世民能夠登上皇位,并且能保證李世民在登上皇位后不過河拆橋,廢除他父兄所頒布的政策,如此佛門方能翻盤。
但在據師妃暄所描述的李世民性格,其絕非易于之輩,就算佛門勢力未損,助他登上皇位,恐怕也會如他父兄一般,抑制佛門。
梵清慧因得知地尼手札的內容,觀念也發生轉變。
既然慈航靜齋確實出自魔門,如勢不可挽回,便拿著邪帝令與地尼手札向厲工投降,正式歸入現已改名為圣教的魔門之下。
至于佛門此后勢衰,那與吾慈航靜齋有何關系。門派的傳承才是最為重要之事。
隨著二人武決日期將近,佛門內部人心浮動,衰落之勢已無可挽回,更加加強了梵清慧的決心。
喜歡在霹靂中游諸天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在霹靂中游諸天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