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素聽到這個消息,內心不由一抖,周均益怎么會知道這件事情的?難道這件事兒與他有關?
唉!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自從那次同學聚會以來,幾乎把一輩子的經歷全部濃縮在這短短幾十天里了。
很奇怪,很多事,你在原地等了十年,它能原封不動地靜止在那里,像是裝在真空里的炸彈,不是沒有藥性,只是缺乏引爆的條件。
而不久前的同學聚會,似乎就是點燃炸彈的導火索。不!更確切的說,那是股不可多得的氧氣……
此刻,顏素的內心百轉千回,思緒卻又回到了同學聚會的前一天……
不知道為什么,顏素覺得今年的同學聚會尤為頻繁。
或許是微信群的魅力,亦或許是相隔時間太久遠,有些同學的孩子大到都住校了,還有極個別的,則去讀大學了。
人一自由,一放松,就會胡思亂想,就會有所追憶,甚至強烈想獲悉:以前朦朧中暗戀的某人,過得好不好?
帶點兒窺探的刺激,帶點兒蠢蠢欲動的不安分,尤其是事業有成的男生,更是躍躍欲試。
聚會,多是一些志趣相投的女生牽頭,有閑有錢的同學負責找地兒,規模大小直接與參與同學的層次成正比……以前通訊不方便,聯系不到,你可以玩消失。
現如今,如果你一再玩消失,那么,你就真的“被消失了”,你以為你是誰呢?
人惦記你,說明倆問題:一,你以前混的還不錯,在學校有人緣,學習也尚可,沒有被老師收買,跟同學玩“無間道”的黑歷史;二,你現在混得也不是很垃,至少,你能為自己AA制的聚餐買單,也不是打家劫舍、什么事都做得出來的恐怖分子。
那么,還有什么理由拒絕聚會?
可這一次的聚會有些不同,聽說他從上海回來,想見見故人。
其實,他只能算同屆的校友,不是什么同班同學,相識于高一,相忘于高三。要說從未走心,那是昧著良心說假話,畢竟,為了那句話,也讓青春空白了10年。
而10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人生又能有幾個十年?從17歲到27歲的青春,又有幾個女孩愿意無償付出?忍耐住那無盡的等待,可顏素就是那樣一個傻女孩兒。
不過如今,正處于走向離退休的高危年齡,倘若還對年少時的那點漣漪和沖動,耿耿于懷,那就太矯情了。
據說,為了湊某人,聚會原定于周六上午,可周六顏素要加班,可去可不去的,去了也是徒增傷悲,難道這一大把年紀了,還要扯著人家的領帶大聲質問:
“你這混蛋!當初你為什么騙我?”
唉!還是眼不見為凈吧!她就借故單位加班,婉拒了。
誰料想,一個鐘點不到,純兒又打來電話:
“大忙人,改啦,啊——,周六下午5點半,就是別遲到,某位大人物要趕回上海的。大人物,你知道嗎?就是周鈞益啊!當年我們學校的風云人物,可是名嘴啊!你應該認識的吧?你們不是還一起主持過元旦文藝匯演的嗎?……”
“好吧,好吧,純兒,我正忙呢!掛啦!”顏素確實很忙,最近客人的訂單追得死死的,過年都沒放幾天假,家里孩子上初一,卻也不省心。
其實,她一直想要一件小棉襖,可得到的卻是一件小馬甲。
她記得一位大姐閨蜜曾經掏心掏肺地指出:
“你就慶幸吧!就你那粗線條,還是養兒子降得住,兒子會讓著你。你在家整個一西太后,大兒子、小兒子圍著你轉,還不滿足?”
好吧,好吧,只管滿足吧!把工作給完成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