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莊強又為什么要這么做呢?自家與莊強有什么大的仇怨,能讓他干出如此下作的事情,只為讓自己還不上欠債?
這些問題的答案李凌現在是想不出來的,也沒法通過官府來給自己一個公道,因為手握刑獄大權的典史正是莊強之兄莊弘,而他自己只是一個底層百姓而已。這么想來,其實他和妹妹一直都處于危險中,卻連自保的能力都沒有。
而唯一能讓自己擁有一定自保之力的,就只有改變身份,獲取能讓人投鼠忌器的功名了。哪怕只是一個秀才,也足以讓莊家兄弟不敢亂來了。所以科舉之路已勢在必行!
……
次日一早,李凌便翻出了一大摞書來看。這些都是自己和便宜老爹之前留下的關于科舉的書籍,除了必備的四書五經外,還有諸多公認的儒門大家對經典的一些解釋。不過因為歷史有變的原因,本該流傳甚廣,被定為顯學的程朱理學倒是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五十年前大儒王憚所提出的王學,里邊包含了一部分理學和經世致用方面的學識,看著倒是挺有些道理的。
除此之外,還有諸多儒門子弟的一些著作,都是對那幾本經書的闡述研究,反正加到一起足有十多本,足夠人看上半個多月了。
李凌則打算先從熟讀論語之類的經書開始,畢竟這些才是根本所在,要是連這些書都沒看個滾瓜爛熟,其他東西就都是空中樓閣了。
他本以為光這一步就要浪費自己許多時間,死去無數腦細胞了。可結果真到了拿起書小聲誦讀時,李凌才驚訝地發現,自己只一眼掃過去,書中內容就跟放片似的直接從腦海里冒了出來,腦海里那讀書的聲音比之眼睛看得更快,就好像是它們早就被灌入在腦中,只是之前沒被激發而已。
李凌也只愣怔了片刻,就明白了過來。很明顯,這是原主多年苦讀打下的堅實基礎,早已成為了身體和心靈的本能。其實想來也對,便宜老爹李桐多年科舉,自然也把兒子給帶了出來。這么說來,原主是很小就開蒙讀書了。、
十幾年的精力花費下去,哪怕原來的李凌再笨,也能把這些經書背個滾瓜爛熟,甚至就連那些對經書的注解書籍,李凌看時也能有個極其清晰的概念,絕無半點難處,也能理解上頭有些佶屈聱牙的論述,也就是說原主的基本功那是相當的扎實了。
“那你又是為什么會連一個秀才,不,連童生都考不中呢?難道連這最基礎的一步都如此難考嗎?”李凌在明白原主的能力后,也不覺大為奇怪。
但在仔細想過后,便又慢慢明白了過來:“還是心理不過關啊,或許平時你基礎足夠扎實,可真到了臨場發揮,尤其是上了考場后,就因為緊張害怕而把記熟的東西全給忘了個干凈!所以最后連縣試都沒能通過!”
這一點其實從原主懦弱膽怯的性格就能推斷出來了,像這樣性格的人是很難有大作為的,想要真正做成一件事情也是千難萬難。哪怕是他最熟悉的科舉考試,對他來說也是難于登天!